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丝印特印和数码印花技术的新趋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一 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纺织印染业高速发展,印花产量也同步增长。2001年全国印染产量178.3亿米,其中印花布43.67亿米,占印染产量的24.41%,增加11.82%,2002年全国印染产量210.87亿米,增长18.34%,其中印花布49.86亿米,增加14.18%,占印染产量的23.57%;2003年1—12月份印染产量达251.32亿米,同比增长20.43%,印花产量尚未公布,如果按2002年的比例(23%)计算,2003年我国印花产量估计为57亿米。

与此同时,服装流行周期却越来越短,花型变化越来越快,生产要求越来越高,订货批量越来越小,花型盗版猖獗。虽然印花企业在传统的印花方式上引入了印花CAD系统、激光照排机、平网、圆网的喷墨、喷蜡制网机等数字化手段来改进加工过程,但是印染厂就是污染厂的观念似乎已给人造成深刻印象。同时,在国际上我国印染产品出口也越来越受到包括环境在内的“非贸易壁垒”的阻碍。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数码印花市解决印花领域众多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 数码印花机的技术特点
数码喷射印花系统的印花工艺与传统印花工艺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工艺流程简化为设计、喷印、后处理,省却描稿、制片(或制网、雕刻)、筛网(或圆网)安装,简化了设备调试、调浆等工艺;工艺流程的简化省却了制片机(或制网机、雕刻机)等设备和胶片、丝网、滚筒等消耗材料。

技术特点和优势如下:

◎印花过程数字化所见即为所得,资料存贮永不退色;

◎高品质生产,精度高、色彩层次丰富;无法盗版;

◎印花过程简便,生产准备时间短;

◎柔性生产,适用于个性化、小批量,有效降低库存;

◎成本与产量无关,打样、小批量生产经济性好;

◎绿色环保,按需使用染料,污染少。

圆网、平网印花与数码印花对比分析。

三 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轨迹

传统印花自无论使用平网、圆网都离不开网,然而制版所消耗的成本和时间,无论怎样也无法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现代印花趋势,因此发展出无版、无压力的数码印花。其基本原理与喷墨打印机相同。

喷墨打印技术可追溯到1884年,美国人C.H.Richard在注射器中放入水,施加压力针头就飞出液滴,如果控制液滴运行方向,就可在纸上形成图像,称为雾墨印花。当时因为针、墨有问题,效果很差,直至1960年才正式进入实用阶段。在十年前将喷墨技术用于条码加工或产品序号的印制,称喷码机。

数码喷射印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CAD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及精细化工技术等前沿科技,是信息技术与机械、纺织和化工等传统技术融合的产物。由于数码喷射印花技术涉及大量的计算和控制,可以说没有今天的高速计算机就不可能有数码喷射印花技术。就现在而言,数码喷射印花技术的发展基本上与计算机的工作能力同步,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依然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计未来的数码喷射印花技术也会有高速发展。同时喷头的制造技术也得益于集成电路的相关技术,如蚀刻、精密组装等。现代高频率、多喷嘴的喷头不断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90年代计算机技术逐步普及,连续式数码喷射印花机出现,至1995年在地毯、壁挂等图案粗犷的纺织品上已有成熟的应用。奥地利ZIMMER公司率先展出用于地毯的数码喷射印花样机,分辨率9—18,使用阀喷技术,未使用通常意义上的喷头;其生产速度很快,可达16/min。但由于喷射液滴很大,分辨率很低,在服装面料方面无法应用。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