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印花 >

SA/ZW603混合糊料的基本性质和实际印花效果

来源:中国印花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2.1.4混合糊的抱水性

表2为各混合糊料的抱水性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15-034615-410.jpg

中国印花网由表2知,单独合成增稠剂zW603的抱水能力最强,海藻酸钠抱水性相对较差。随着ZW603比例的增大,抱水性增强。一般来说原糊的抱水性要求在0.10.2cm之间较为合适.各混合糊的抱水能力均符合此要求

2.1.5耐储存稳定性

单独海藻酸钠糊料25℃放置一周后粘度严重下降,两周后变质并产生异味失去增稠能力。

ZW603放置两周不会变质.粘度也不变化混合糊料耐储存稳定性比海藻酸钠有所改善,海藻酸钠比例越大糊料越容易腐败变质。3:7~g合糊料放置一周后粘度基本不变.离心分离后不沉淀、不分层,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2.1.6曳丝性

曳丝性是指糊料垂直流动时成丝的能力,反映了糊料的粘弹性能.与其印花性能和印制效果有直接关系曳丝性的好坏与印花效果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轮廓清晰 度海藻酸钠曳丝性好,ZW603曳丝性很差.混合糊料随着海藻酸钠比例的加大曳丝性变好而3:7混合糊料的曳丝性很好.基本与海藻酸钠一样,这可能是由于 两种糊料发生某种形式的键合。

2.1.7皮膜强度的测定

印花织物在烘干后到染料固色前这段时间的存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干色糊由于布面相互摩擦而引起印花花纹处露底.以及在其他花位或未印花部位造成沾色等问题.这都与糊料形成的浆膜强度有关。

各种混合糊料的皮膜强度经测试后均达到4~5级以上符合要求

2.2印制效果测试

选用三种活性染料配制色浆.印花净洗后测试渗透性和脱糊率。目测评价轮廓清晰度.结果见表3。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15-034657-334.jpg

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试验选用的三种染料.测试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ZW603的表面得色量和渗透性最高,3:7混合糊料次之.海藻酸钠最差。这是 由于聚丙烯酸分子中的负性基团比藻酸钠分子中的一COO一基团强得多,更有利于染料向纤维转移。渗透性好则主要是因为ZW603糊料的粘度最低。

海藻酸钠脱糊率最好,3:7混合糊料次之.ZW603最差。这是因为ZW603虽然不与染料反应.但是高分子链对纤维的较强吸附,加上难溶性丙烯酸 多价盐的形成,使增稠剂较难从织物上洗净.导致手感较硬。3:7"7g合糊料脱糊率不及海藻酸钠.但~LZW603有了较大改善,试验的三种染料均达到 85%以上,满足印花糊料的一般要求.可以通过加强水洗提高其脱糊率。

单独使用海藻酸钠的织物轮廓最清楚,粗细均匀:单独使用合成增稠剂的织物轮廓清晰度差,线条模糊.这是由于其很强的吸湿性导致汽蒸过程中吸收大量水分.造成渗化:3:7混合糊料与海藻酸钠轮廓清晰度相差不大。综上所述.复配比例为3:7的混合糊料得色量、

渗透性都优于海藻酸钠.轮廓清晰度与海藻酸钠相差不大.脱糊率稍差。

3结论

(1)本实验中海藻酸钠与合成增稠~]ZW603以3:7比例混合的糊料各项指标均符合印花糊料的要

求:其PVI值介于海藻酸钠和合成增稠剂ZW603之间,克服了海藻酸钠不适合平网圆网印花和印制精细花纹的缺点;印花效果除手感稍差外.其余性能都达到或超过海藻酸钠.大大改善了ZW603耐电解质性和脱糊率差的缺点。

(2)目前市售的海藻酸钠每公斤30元,而ZW603仅l3元粘度相当的前提时,配制lt4%的海藻酸钠糊成本约为1200元,6%ZW603约为780元.3:7混合糊料为906元使用3:7混合糊料比海藻酸钠每吨印花浆的成本降低了24.5%

(3)本实验中海藻酸钠与合成增稠剂ZW603以3:7比例混合的糊料可以替代海藻酸钠作为活性染料直接印花的糊料。

<<上一页[1][2][3][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