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全涤特黑织物染整加工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3日

2.2.2 后整理工艺的调整
染色结束以后的松式烘干是定型之前的工序准备。工艺流程如下:

---松式烘干—浸轧整理剂—红外线短环烘干—定型—检验—包装

    此处松式烘干的作用既如前所述,还兼有烘干染后织物,使其表面在浸轧整理剂的时候可以更多地吸附整理剂的有效成分。要周期性的检查轧车橡胶辊轧点线压力的均匀性,以免造成因成品携带增深剂不同而产生左右黑度不同。增加红外线短环烘干可以迅速的使织物上的水分蒸发,尽可能多的把增深整理剂留在织物表面,避免定型机烘房内引风装置在抽湿过程中带走一部分增深整理剂。同时,增加红外线短环烘干,也可以降低定型机导热油的温度和循环风机的转速,达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目的。降低导热油的温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分散染料的升华。红外线短环烘干装置系国产设备,占地面积不大,价格适中,烘干效果十分明显。

    9节烘箱的定型机,前2节和最后1节的温度可以设置为170℃,其余烘箱的温度可以设置为195℃。车速为40~50m/min;超喂+6%,门幅146~147cm。也可以根据布面平整程度适当调整车速、落布门幅和超喂。

2.2.3 增深效果检测

如前所述,以75DFDY雪纺为例,增深前和增深后K/S值的对比见表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增深整理剂整理的织物表面深度明显提高。

表5  增深前后织物在不同波长下的K/S值

 

 

波长

增深后的产品

K/S平均值

未增深的产品

K/S平均值

410-450nm

52.89

50.05

50.35

51.93

52.32

51.51

34.23

33.45

33.45

34.07

34.23

33.69

460-500nm

52.05

53.95

52.44

53.97

52.21

52.93

34.06

34.89

34.15

34.95

34.30

34.47

510-550nm

52.91

52.18

52.03

51.17

50.76

51.81

34.70

34.60

34.68

34.38

34.06

34.48

560-600nm

51.18

53.46

52.82

52.42

51.12

52.20

34.17

35.30

34.95

34.53

33.64

34.52

610-650nm

50.29

50.20

50.87

50.32

48.81

50.10

33.12

32.81

32.97

32.75

32.02

32.33

660-700nm

48.73

47.02

41.54

30.15

20.81

37.65

32.04

31.78

30.38

26.15

19.71

28.01

从表5中可以看出,增深整理剂对于提高织物黑度的贡献远远大于改善染色配方的贡献。染色配方的调整,其重点应该放在织物的色光、染料的环保性和染色牢度的提高方面,不应该放在染料浓度的调整和增加方面。
3 关于牢度的讨论

如何提高经过增深整理的特黑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熨烫牢度是黑色织物染整加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3.1 机理探讨

高温高压法分散染料上染涤纶,是湿热状态下固相的分散染料溶解于固相的涤纶中的过程,简称:分散染料的固相溶解。分散剂使染料微溶于水,水分子进入聚酯纤维内部发生增塑作用,降低了涤纶的玻璃化温度[5]。所以湿热状态下,分散染料上染涤纶无需像热熔法那样高的干热温度。无论是高温高压法的湿热,还是热熔法的干热,都是推动固相的分散染料从高浓度区域(染液中)溶解到固相的低浓度区域(聚酯纤维内部)的动力。热熔染色法就是利用了分散染料的这一特性而使得分散染料在干热状态下溶解到聚酯纤维内部的一种染色方法。

染色结束以后,聚酯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远远高于纤维外部(纱线外部或织物表面),当遇到超过其染色温度的干热时,染料会从高浓度区域(纤维内部)向低浓度区域(纤维表层)扩散。此时,若在聚酯纤维表面存在因为前处理不净而残留的抗静电剂或油剂、因后处理不净而残留的扩散剂和匀染剂、因后整理需要而浸轧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如柔软剂等等,这些沉积于织物表面的物质自然会成为接纳因高热而扩散至纤维表面的分散染料的溶剂,溶解大部份因受热而扩散到纤维表面的分散染料。正是由于上述溶剂的存在,才造成了染料在织物表面的再次堆积,从而给检测者提供了可以检验出各种牢度明显下降的机会。

分散深蓝HGL和分散蓝2BLN分别是表1中多种分散黑染料的主要成份。有资料表明,如果用DMF萃取液的光密度来表示分散染料在干热处理时染料扩散至纤维表面的数量(染料的热迁移量),那么干热处理的温度越高,染料的热迁移量也相对增加[6]。190℃时分散深蓝HGL的热迁移量分散蓝2BLN的高出将近三分之一[6]。然而从表6中可以看出,热迁移量的大小与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没有直接关系。

表6   染料浓度为2%时,分散蓝2BLN和分散深蓝HGL升华牢度的比较[1]

染料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7]

实验条件

升华牢度

分散蓝2BLN

365.18

180℃,30s

对涤纶沾色3级

分散深蓝HGL

639.41

200℃,30s

对涤纶沾色4-5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