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感受云南苗寨精美织染工艺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在洒满阳光的一家院落里,我们看到头发银白已有76岁的罗才秀老人,她坐在院子中,手紧握蜡笔,在火盆边,一手拉住彩布,一手精确地把一笔笔蜡点染上彩布。她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家,在她家里我们看到了她蜡染的一块块布匹,绚烂多彩,有五彩的云朵,展翅飞翔的雄鹰,五谷丰登的玉米和谷穗等等,栩栩如生。罗才秀老人淡然地说,她们苗家祖传下来的手工织染服饰技艺,从下地种麻到织染成衣,前后十七八道工序,整整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们为之震撼。

  我们见到了性格开朗直爽的韩翠芬,她舒心地笑着说,她的女儿张含娟已经手工织染了一套她的婚服,等结婚时穿,她叫张含娟穿出来给我们瞧瞧。不多会,张含娟小姑娘穿起了一套崭新漂亮的婚服呈现给我们,我们眼前一亮,婷婷玉立的张含娟一身手工织染的花饰、彩图、银饰、响铃,绚丽多彩,美若花仙子降临人间。曲靖市文化馆的窦永祥触景生情,万分感慨地说,她们苗族女子手工织染的服饰象征着苗族妇女的童年、爱情与梦想,她们用一针一线缝制出的精美服饰,无不渗透着古老的优秀民族文化。窦永祥诗意大发,吟诗赞颂:“彩虹霓裳皆左右,不是花来就是仙。”

  张兴科组长欣慰地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苗族织染手工技艺,苗族织染的服饰逐渐产生了较好的市场经济。一块宽1米长2米的彩布,收藏价格到1600元左右,一套精美的手工蜡染服饰,市场价可卖到2000元左右。

  苗家儿女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爱好和想象在手工织染的衣裙上绣出各种图案,把祖先遗留下的古老的服饰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了苗族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苗族千百年来迁徒的历史缩影。省、市文化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部活的史记”。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