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丝绸通过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在蚕丝纤维上引入阳离子性基团,可大大提高活性染料对真丝织物的上染率和固色率。研究确定了真丝绸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改性剂用量10g/L,改性时间30min,改性温度6O℃,改性pH9.0;真丝绸用活性染料雅格素黄NSR无盐染色的最佳工艺:染色pH7.5,沸染50min。改性染色后丝绸的各项牢度较好,染色深度明显增加。
近年来,对丝绸进行活性染料染色的研究报道较多,其染色皂洗牢度可以达到4~5级,但目前采用的活性染料染色几乎都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固色。由于丝绸带有大量的负电荷,而碱性条件下染料也带负电,使得活性染料对丝绸的直接上染率、固色率很低,染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还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为提高丝绸用活性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对丝绸进行阳离子改性或接枝阴离子改性,然后用带相反电荷的染料进行染色,可大幅度提高改性丝绸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不过这种染色方法仍然需要使用盐作促染剂,并且其固色率和上染率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活性染料染色用盐通常是指食盐或元明粉,它们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缺点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用量大。随着对生态要求日益提高,上述2种盐的应用将受到限制。许多研究证明,经过适当化学改性后,丝绸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对阴离子染料的结合能力。例如在一定条件下,季铵化或胺化后的丝绸纤维具有阳离子基,活性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为提高,甚至可以达l00%,可无盐染色。
本研究从真丝绸的阳离子改性着手,分析了改性剂用量、pH值、温度、时间及染色温度、pH值、保温时问等对真丝绸改性及无盐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真丝绸改性染色后的各项性能。
1实验
1.1材料及药品
材料:11206电力纺(市售)。
药品:氢氧化钠(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碳酸钠(分析纯)、冰醋酸(化学纯)、改性剂(自制)、雅格素黄N—SR(上海雅运染料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真丝绸的改性
改性工艺配方及条件:改性剂质量浓度量Xg/L,时间ymin,浴比为50:1,pH5~11。
工艺流程:按配方配好改性液,室温下加入真丝绸,以l℃/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保温30min,取出,水洗至中性。
1.2.2活性染料对真丝绸染色
常规染色工艺配方及条件:染料质量分数2%(对织物重),无水硫酸钠50g/L,浴比5O:1,phi7~8。
常规染色工艺流程:室温浸染一升温至90℃一保温60min一取出、皂煮、水洗、晾干。
无盐染色工艺配方及条件:染料质量分数2%(对织物重),浴比5o:l,pH7~8。
无盐染色工艺流程:室温浸染一升温至90℃一保温60min一取出、皂煮、水洗、晾干。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