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性/活性-浴法染锦棉中色
中性染料染锦纶具有竭染率高、染深性好、色泽坚牢,但匀染性较差的特点,较适合染锦纶中深色。热固型活性染料染棉具有匀染性好、湿牢度好,但染深性较差的特点,比较适合染棉中浅色。
2.1中性/活性染锦棉的同浴适应性
2.1.1染色温度
据检测,中性染料染锦纶的温度在100-120℃时的得色量最高,且差异不大。染色温度高于120℃,锦纶将会“纸质化”、消弹、降强和泛黄。因此,中性染料染锦纶与热固型活性染料染棉,对染色温度的要求是一致的。
2.1.2染浴pH值
2:1型中性染料于100℃染锦纶,染浴pH值在5~8内的得色深度变化不大,肉眼难以分辨。这表明,常规2:1型中性染料完全适应100~120℃中性浴染锦纶。
但是,由2:1型中性染料和带活性基的酸性染料组成的复合型中性染料,如丽华特系列(杭州恒升)、尤丽特系列(青岛双桃),需在pH值5~5.5条件下染色。所以,染浴pH值大于6,得色量会下降5%,不适合中性浴染色。
2.1.3电解质
锦纶纤维含氨基和羧基,等电点为5~6。染浴pH值大于6时,纤维中的-cO0-含量超过-NH含量,纤维带负电荷,这会使中性染料阴离子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明显下降。所以,在中性染浴中,电解质对中性染料上染锦纶具有一定的促染作用,这与热固型活性染料相一致。
2.1.4锦纶匀染剂
锦棉织物染色一般要加人锦纶匀染剂。锦纶匀染剂通常为阴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对中性染料、酸性染料及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助溶、缓染和移染作用,即使在中性条件下,也具有较明显的匀染效果,在酸性条件下,匀染效果更显著。试验表明,锦纶匀染剂使用量应控制在1~2L,用量过多会降低锦纶的得色量。锦纶匀染剂的加入,对热固型活性染料的上染无明显负面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性染料与热固型活性染料同浴染锦棉织物,对工艺条件的适应性良好。
2 .2 中性/ 活性染锦棉中色的实用工艺
3. 中性/高温活性一浴二步染锦棉深色
3.1中性/高温型活性染锦棉的同浴适应性
3.1.1染色温度
中性染料染锦纶适合在95~98℃染色。高温型活性染料(H-E型)耐热稳定性好,适合在90-95℃吸色、80℃固色,这与中性染料染锦纶的最佳温度相近。如果按高温活性染料的吸色温度(90~95℃)染色,中性染料在锦纶上得色深度的下降幅度不明显。
3.1.2染浴pH值
中性染料染锦纶亲和力大,吸色快,扩散性差,移染、匀染性差,但染深性好,色牢度高。因此,锦纶染浅色一般不用中性染料,而用分散染料。中性染料大多用来染锦纶中深色。为了获得良好的匀染效果,染浴pH值通常控制在中性。这与弱酸性染料染色相比,得色稍浅,深度降低5%,但匀染性好。与高温型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时吸色阶段所需的pH值(中性)一致。
3.1.3水质
国产中性染料2:1型金属络合染料结构含染料母体、亲水性基团和金属离子,但缺乏强亲水性基团磺酸基,仅含有非离子性亲水基磺酰胺基(-S0NH)或磺酰烷基(-SOCH),因而水溶性较差(国外有些中性染料品种含有磺酸基团)。因其金属离子外配位层与钠离子成盐式结合,所以染料大分子在水溶液中为带负电荷的络合离子。因此,硬水中的钙镁正离子对其溶解度、上染率及色光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中性蓝BNL用硬水化料和染色,其得色深度降低5%~10%。
活性染料有多个磺酸亲水基(-sONa),在水溶液中形成染料阴离子,遇到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会结合成钙镁染料,失去正常的染色性能。由此可见,无论中性染料或活性染料,均需使用软水化料和染色。
3.1.4锦纶匀染剂
中性染料染锦纶,由于亲和力大、上色快、扩散慢、移染差,加之锦纶纤维微结构中存在的物理性和化学性差异,极易造成染色不匀。所以,浸染染色时,除了采用低温人染、缓慢升温、中途保温、中性浴染色外,还需施加锦纶匀染剂。常用锦纶匀染剂一般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实践表明,它们对活性染料浸染棉纤维的吸色、匀染、固色率和色光鲜艳度等均无明显影响。
3.1.5电解质
高温型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亲和力较小,故需依靠电解质促染以增加染色深度。
中性染料染锦棉织物中深色,系在中性浴中进行。在中性。碱性浴中,锦纶纤维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有碍中性染料上染锦纶。电解质的加人会消除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促染增深作用。因此,中性染料与高温型活性染料采用中性浴染锦棉织物中深色时,染浴中的电解质对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的作用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