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期意大~MonledisonS.P.A.在毛织物上开发了三氯乙烯溶剂染色方法。溶剂染色的关键因素是溶剂和水是两相不相溶的,通过乳化剂将两相乳化在一起,染色就均匀了。
举例如下:过氯乙烯3200份;化水l0份乳化水中含2份乳化剂,其中15.9%为吐温80(山梨醇单油酸酯加上20个环氧乙烷)和84.1%斯潘80(山梨醇单油酸酯不接环氧乙烷)。染色时加入酸性黄39号1.77份一1O0份防缩羊毛纱。另外脂肪醇EO醚磷酸酯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1份,30min升温至100℃,保温60min移出一脱水一洗涤一烘干。染色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吸尽率(98%)。尼龙66纱染色举例:1O0份尼龙66纱,于室温加1.67份酸性红57号,l0份水,乳化剂2份,3200份过氯乙烯,15min升温至100℃,保温45min一移出一水洗一烘干。吸尽率达99%。
目前问题是溶剂有毒禁止使用。要研发环境友好的溶剂如DPrrB(即二丙二醇叔丁醚)等助剂。这对于干洗和溶剂染色都是当务之急。
6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
目前,无污染、低能耗的“环保染色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简称scf)是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它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即处于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无毒、不易燃烧而且价格低廉,被广泛用来做为超临界流体的溶剂,目前对聚酯纤维的染色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天然纤维的染色如染色牢度、上染率等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对极性纤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染色研究,早期曾采用浸渍溶胀剂或使用共溶剂等方法,由于工序较多,后处理困难,且效果也不是太好,目前研究的已不多。现在毛纺织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改性和染料改性2个方面,此外国外还有人尝试了添加助剂的方法。
6.1纤维改性
要实现毛织物在二氧化碳浴中染色,对纤维进行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纤维改性有接枝共聚和表面剥蚀2种途径。由于毛织物的接枝共聚有一定难度,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剥蚀的办法。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毛织物,可增加一些能与染料分子发生结合的染座,羊毛纤维就有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染色,不仅可降低能耗,同时还可提高上染量,减少羊毛纤维损伤,提高纤维对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实验证明,改性织物上染量高、染色均匀、色牢度好。等离子改性处理可以使羊毛纤维表面刻蚀形成一些微小孔洞,增加二氧化碳进入纤维的通道,易于纤维溶胀和染料扩散,提高染色亲和力,利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研究发现,染色色差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临界染色温度可控制在l20~140℃。染色色差值随压强的增加而升高,超临界染色压强可控制在26~30MPa。在此条件下染色,染色时间短,染色颜色深,上染均匀。研究证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纤维染色,固着率和上染率均有明显改善,说明改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6.2染料改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问世以来,关于新型染料的研发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极性纤维的染色,改性纤维则有可能使纤维失去某些原有的优越性能,而改性染料则不会出现这类问题。且改性染料不会让染色工艺增加额外的工序。因此,这无疑是更有前途的一种途径。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