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活性染料S、E、F、R值与低盐染色关系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摘要:本文采用活性染料特征值S、E、F、R(S一直接性值,E一吸尽值,F一固色值,R一固色速率)来判断适用于低盐染色的活性染料类型,选择双活性基型活性染料,按一定工艺处方,浸染纯棉织物,测定不同S值活性染料的固色率随电解质盐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对特征值高、中、低的三类染料进行低盐染色实验,实验表明,中等S值的活性染料适合进行低盐染色,其固色率较高,盐用量可降为常规用量的1/4—1/3,浴比为1:l0,其中以无水硫酸钠与柠檬酸钠1:2复配作促染剂时效果最佳。

活性染料染色利用率低已是阻碍其迅速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克服此缺点、促进染料上染,染色时需要加入大量的中性电解质,在大浴比时更为突出。加人中性电解质虽然提高了染料利用率、减少了染料在污水中的质量分数,但电解质对环境的污染变得严重,使淡水盐化,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很难处理。目前,对印染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处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染色过程中大量加入或生成的无机盐还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方法加以处理。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大力研究如何减少盐用量,进行低盐或无盐染色,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开发新型染料、染色设备和应用新的染色助剂外,有必要在染色技术和生产控制方面进行改进,如选择对纤维亲和力高的活性染料、制定合适的低盐染色工艺、降低生产中的盐用量、并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减少环境污染。

活性染料染色通常分上染(或吸附)阶段和固色(或反应)阶段,每个阶段都影响染色结果。因此合理控制上染和固色的速度和程度非常重要。典型的上染和固色曲线见图1。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8/20110829-050717-279.jpg

图1中:曲线l~上染曲线;曲线2一固色曲线;S一为直接性值(substantivityValue);E一为加碱后最后的吸尽值(ExhaustionValue);F一为固色值(Fixa.tionValue),用皂煮后固色率表示;R一为固色速率值(RateofFixation),通常用加碱一定时间的固色率表示。

染色特征值S、E、F、R值综合反映了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J,且以数值的形式表示了这些性能,因此更具科学性,对活性染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S、E、F、R值可以评价染料的直接性、匀染性、反应性、配伍性、重现性和易洗性,为活性染料制定最佳工艺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特征值的活性染料进行一系列的染色对比实验,从中选出最适宜对棉织物进行低盐染色的一类活性染料,并通过分析盐的种类、用量及其组合以及浴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低盐染色工艺条件,使得活性染料在电解质盐使用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高的固色率。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1实验材料

20×2Ol28×60全棉纱卡漂白布。

1.1.2实验仪器

[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