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酶浓度进行试验,退浆效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当酶用量为8g/L时,织物的退浆率达到8级,纬向毛效为1O.8era/9.9cm,基本符合要求;酶用量增加到9.0g/L时,退浆率不变,纬向毛效提高到11.0cm/10.1cm,完全符合染色后续工序的要求;酶用量为1Og/L时,退浆率和经/纬向毛效基本不变。综合成本考虑,选择生物酶用量为9.0g/L。
2.1.2轧余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同2.1.1节,改变轧余率进行试验,退浆效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随着轧余率提高,退浆率和毛效均逐步提高;但轧余率提高到110%时,这两个指标开始降低。所以,为保证工作液充分作用于棉织物,一般采用二浸二轧。考虑以上变化趋势,确定轧余率为100%。
2.1.3酶工作液pH值的影响
其它条件同2.1.1和2.1.2节,改变酶工作液的pH值进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织物的退浆率和毛效随着酶液pH值提高而提高。pH值为7.5左右时,退浆效果最好;pH值为8.0时,退浆效果提高不明显。所以,选用酶工作液pH值为7.5。
2.1.4轧酶温度的影响
其它条件同2.1.1、2.1.2和2.1.3节,改变轧酶温度进行退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随着温度升高,一方面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酶蛋白逐渐失去活性。酶促反应具有其最适合的温度范围。表4中,酶液温度为55~6o℃时,退浆率和毛效值最高且稳定;酶液温度为65℃时,退浆效果基本不变。考虑到节能要求,选用酶液温度为55℃。
2.1.5汽蒸温度的影响
由于Scourzyme@301L复合生物酶属于中高温型的酶类,可适用于高温连续轧蒸工艺。根据其应用说明及测试,汽蒸温度为65℃。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