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碱预处理对丝胶蛋白氧化棉纤维的影响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可使纤维葡萄糖单元中的c和c,位仲羟基氧化成醛基,它可与许多生物活性材料上的一NH发生席夫碱反应产生共价结合,生成新功能和新用途的纤维素衍生物。本文采用碱预处理对棉纤维首先进行预活化,提高了高碘酸盐对棉纤维的反应性和均一性,使棉纤维的醛基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接枝更多的丝胶蛋白,实现了棉纤维的蛋白质功能化,成为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绿色环保纺织品材料。

1实验

1.1实验材料与试剂

经过煮练和漂白的棉纱线;丝胶粉(平均分子量为15000);高碘酸钠,盐酸羟胺,氢氧化钠,甲醇,盐酸,冰乙酸等均为AR级;百里酚蓝,指示剂。

1.2棉纤维的松式碱预处理

在20℃恒温条件下,棉纤维浸人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10min后,用蒸馏水洗数次,再在5%的冰乙酸中浸泡3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低温干燥得到碱化棉纤维。

1.3氧化棉纤维的制备

取一定质量的普通棉纤维或碱化棉纤维置于棕色锥形瓶中,~JH.,k8g/L的高碘酸钠溶液,40℃下避光反应2h,然后将反应后的棉纱线于0.1M丙三醇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最后干燥平衡后封袋保存。

1.4丝胶的涂覆处理

按浴比1:30,将氧化后的棉纤维分别投人到2.5%的丝胶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浸渍一定时间。将处理后的棉纤维150℃焙烘5min,然后水洗浸泡24h,置于空气中自然晾干,再在80℃恒温条件下干燥2h后称取重量。

1.5测试方法及仪器

1.5.1氧化棉纤维醛基含量的测定

醛基含量是表示棉纤维经高碘酸钠氧化反应的唯一量化指标,其大小直接反映了棉纤维的氧化程度。醛基含量的测定采用盐酸羟胺溶液与氧化棉纤维中醛基的定量反应,生成席夫碱,释放出的盐酸用NaOH溶液滴定。醛基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醛基含量(mmol/g)=30V/W

式中:表示滴定时所耗0.03mol/LNaOH甲醇标准溶液的体积(L);表示氧化棉纤维的质量(g)。

1.5.2增重率的测试

仪器:BS210S型全自动光电天平测试方法:分别称取氧化棉纤维在丝胶处理前后

的重量G1、G2:

增重率(%)=一G1一G2一/G1×100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