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纤维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服用性能.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是.它是一种结构紧密的疏水性纤维.分子排列整齐、结晶区多,无特定染色基团,极性较小,缺乏亲水性.在水中膨化程度低.这给染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主要的染色方法为高温高压法(120~130℃)和热溶染色法(200℃左右)。高温染色不仅浪费能源。也对与涤纶混纺的不耐高温纤维的性能造成伤害。本文根据“相似相溶”理论.采用复配增效技术开发出一种低温染色助剂该助剂的油相为有机酯.由乳化剂乳化形成稳定的0/W型乳液体系。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织物
l1tex纯涤纶针织布.克质量204g/m.幅宽0.8m。
1.1.2主要药品
助剂:自制助剂CWL(乳化剂X、Y与有机酯W形成的0/W型白色乳液)、传统载体(冬青油、甲基萘类商品)
染料:分散蓝E一4R、分散黄SE一2GFL、分散红玉SE—GFL、分散红玉S一5BL
1.1.3实验仪器
XH—KG6HT_B_24型高温高压染色小样机f广东省鹤山市宏发染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HH-4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宏华仪器厂)、DSC823e(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化工厂)、DatacolorSpec.trailash⑩SF600⑩Dlus.CT测配色仪(美国)。
1.2实验方法
1.2.1染色工艺
高温高压染色工艺曲线和常压沸染工艺如图l、图2所示。
1.2.2上染百分率的测定(残液法)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染色前和染色后染液的吸光度A和残液吸光度A,按式(1)计算上染百分率。
上染百分率=(A0C/L—A1C/L)/A0C/L)×100%(1)
式中:C为稀释倍数.为比色皿厚度。
1.2.3织物色深度(K/S值)的测定
表观深度是指不透明的固体物质的颜色给予人们的直观深度感觉表面深度值的大小可以用库贝尔卡一蒙克(Kubelka—Muk)函数值来表示[5]: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