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抛光酶的应用
2.1主要材料与试剂
试剂:渗透剂JFC(3g/L),Na2CO3(3g/L)
织物:100%棉针织物
2.2设备与仪器
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计;SW一12AII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YG(B)026H-250型织物强力仪(温州大荣);SDL、AATCC一135美标水洗机(SLDL公司);AATCC一135标准烘干机;DatacolorSF一300型测色仪(Datacolor公司);DREF成衣水洗机(立信);LABWIN-3高速空气喷射机(立信);ALLRIT-5绳状溢流匹染机。
2.3应用工艺
工艺配方
抛光酶TF一161用量/%(owf) 3
渗透剂JFC/(g/L) 3
pH值(用冰乙酸缓冲液调节) 3.5—6
浴比 1:10
工艺流程SW一12AII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内浸渍整理液(印尼浮石15颗,50℃×60min)一酶失活(1g/LNoaCO3,80℃×10min)一水洗一烘干一回潮一评价
3结果与讨论
3.1酶活的测定
3.1.1葡萄糖与DNS反应物最大吸收波长
用标准葡萄糖溶液与显色剂反应,在波长300—700nm范围内进行扫描,得到其最大吸收长如图1。
由图1可以看出,该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93nm。经多次测定,并考虑其它影响因素,选择测定波长为500llm。
3.1.2反应pH值的确定
按照1.4操作测定抛光酶酶活。用冰乙酸缓冲液调节工作液的pH值,根据不同pH值下的相对酶活选择合适的工作液pH值,结果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当工作液pH值在4.8左右时,抛光酶的酶活可达到最大。pH值在4.5及5.5时,酶的相对活力分别为80%及60%左右。
3.1.3反应显色剂DNS用量的确定
显色剂与纤维素酶催化分解纤维素底物生成的还原糖作用,发生显色反应,颜色越深,表明生成的还原糖越多。同时,由于显色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属强碱性混合物,可以起到灭酶活的作用。显色剂用量只要使反应生成的还原糖完全反应即可,根据文献,一般选择显色剂DNS用量为2mL。
3.1.4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的选择
纤维素酶对温度很敏感,根据资料介绍,抛光酶的适用温度一般为45—6℃。温度过高,酶会失活,这是因为酶制剂不耐高温;而温度过低,酶反应速率较低,酶活力值偏小。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酶活力值(如表1),确定在50—55℃时效果最佳。在处理布料或服装时,如温度超出最佳温度范围,可以用增加酶的用量或延长处理时间来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