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数据可以看出三支染料的皂洗色牢度好,有利于提高印花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4提升率
从图1提升率曲线看,Marc℃ionRedP一4BN一01、MarcocionGoldenYellowP—RRN一01、Marco—eionBlueP一3RX在棉上提升率可达到8%以上,均有优良的提升性能,三支染料曲线走势近似,提升性能相近。
2.5相对强度
2.5.1尿素
尿素作为染料溶解剂和吸水媒体,用量多少直接影响染料的固着程度。结合图2可以看出,在棉上三支染料强度随着尿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值时强度逐渐变小,从而看出尿素用量要适度。三支染料尿素用量约在50kg时强度最大。尿素用量少,不利于纤维吸湿膨化,不易于染料向纤维内部渗透,织物得色浅;尿素用量多,湿度大,染料水解程度加大,织物得色变浅。
尿素具有助溶、溶解吸湿等性能。在调制活性染料,印地科素染料等印花色浆中可加入适当尿素,帮助染料溶解,并能稳定色浆。活性染料分子中虽然具有亲水性的磺酸基,溶解度已较好,但由于印花时染料用量高,而且浴小,,所以还需要用尿素来助溶。
尿素吸湿约24.4%,它在汽蒸时有吸湿作用,能促进纤维膨化,有利于染料渗透,提高给色量,在活性染料汽蒸和干热固着中起到提供所需水分的作用。特别是在棉织物上印花时,只有在较高浓度的尿素作用下纤维才能充分膨化,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保证活性染料的上染量。
2.5.2碱剂
结合图3可以看出,三支染料对碱的稳定性较好。一氯均三嗪结构的P型活性染料反应性较低,对碱用量较高,与纤维生成的共价键稳定性好。综合考虑三支染料小苏打用量l5~25g/kg。
碱剂用量较低纤维与染料未充分键合,织物的得色较浅;碱剂用量较高时印花色浆稳定性下降、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加大,从而使织物的强度降低。
活性染料在棉布上直接印花与棉纤维的OH一发生化学结合需要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在碱性介质中其OH一发生解离形成OH一,这种状态下可与染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纤维一染料共价键。碱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染料的活性大小,印花所需的储存稳定性,纤维种类等。在实际生产中小苏打是最常用的碱剂。作用机理为:织物经活性染料印花后烘干,在蒸化过程中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Na2CO3由于介质的pH由原来的8.4增高至10.5~11,此时染料与纤维的结合量最大。加碱虽能使固色过程加快但碱剂的加入会使色浆稳定性变差、染料发生水解从而使印花织物得色变浅、白地沾污,因此,碱不宜多加。
2。5.3色浆稳定性
从图4数据可以看出三支染料色糊稳定性较好,强度几乎不随色糊放置时间增加而变化,因此色糊可以放置约一周。
印花原糊的主要作用是将染料及化学助剂等传递到织物上去,印花后染料固着,原糊即被洗去。它本身在印花过程中不发生反应,主要起传递介质作用。影响印花效果最主要因素就是糊料,因此,选用的糊料必须不与染料产生化学反应,海藻酸所带的羧酸基遇碱可生成羧酸钠,溶解于水,电离成羧基阴离子和钠正离子,因此海藻酸钠糊是阴荷性的,它与阴荷性的活性染料有很好的相容性,海藻酸钠是活性染料最理想的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