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羊绒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其中最为珍贵的白绒仅占1/3左右,紫绒约占1/2。紫绒是黑山羊所产的绒,有深紫色和紫色。紫绒中含极少量的白绒、青绒和红绒。由于紫羊绒自身带有较深的颜色,加工成的纺织品只能是天然色或较深的颜色;所以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对紫绒进行合理的漂白染色以得到各种花色鲜艳的纺织品是非常必要的。
脱色绒是用化学方法将青绒或紫绒纤维中的色素褪去而得到的一种绒。虽然脱色绒外观已与白绒接近,但纤维受到一定损伤,鳞片残损,其染色效果与白绒有很大差异。脱色绒的上染速度明显快于白绒,且易染花。脱色工艺直接影响脱色绒的染色性能,因此,本文探讨脱色工艺中各因素对脱色绒染色性能的影响,如原紫绒颜色的深浅、白度值,助剂,去铁处理等因素对羊绒染色的影响。
1实验
1.1材料
试样:紫羊绒。
Lanasol黄4G,Lanasol蓝3G,Lanasol红6G,媒介宝蓝B,酸性普拉红B;元明粉,渗透剂,冰醋酸,氨水,蚁酸,十二烷基硫酸钠(sts)。
1.2仪器
HH-4恒温水浴锅,WSB.Ⅱ白度仪,721型分光光度计,MP200A电子天平等。
1.3性能测试
1.3.1白度测试
使用白度仪测试未脱色原样及脱色后羊绒的白度值。测量时将羊绒纤维样品整理成均匀的相当厚且基本压实的表面,在白度仪上检测反射光强。每个试样测l0个不同位置后取其平均值。
1.3.2上染率的测定
采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采用残液法,按Et=(1一Ai/A。)×100%计算,其中Ai为染色残液的吸光值,A0为染色前染液的吸光值。
1.4实验方法
1.4.1工艺流程
预处理一氧化漂白一水洗一去铁处理一水洗一染色一固色一中和水洗一水洗一干燥。
1.4.2染色工艺
采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分别对脱色绒进行低温或沸染染色。
2实验结果与讨论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