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改性木棉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7日

A。,A1——初始标准染液稀释m倍和混合液稀释倍后的吸光度。

I.3.4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参照GB/T3921.1一l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在XD—C14水洗色牢度测试仪上进行;

摩擦色牢度参照GB/T3920m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牢度》,在Y571B摩擦色牢度仪上进行。

2结果与讨论

2.1阳离子改性木棉纤维的红外光谱表征

将经8%(owf)阳离子改性剂处理前后的木棉纤维,采用IR2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红外光谱,见图1和图2。

对比图1和图2发现,改性后木棉纤维在1510~1245cm区域的吸收峰变小或消失,此处的特征吸收归属于C—O的伸缩振动及一OH的面内弯曲或面内剪切振动J。该吸收峰的变化是由于改性后木棉纤维分子上接枝的长链脂肪烃,限制了O—H的面内弯曲或者面内剪切振动,导致在1510~1245cm区域的吸收峰变小或消失。

由于胺的红外光谱在3500~3300am有强吸收峰,而在相同区域还存在着一OH的伸缩振动和一CH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所以用3500—3300cm的吸收特征峰来表征阳离子改性效果的实用意义不大。

2.2染料用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晌

改变活性染料诺威克隆FN.R用量,按1.2.2节进行染色,探讨活性染料用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木棉纤维在染浴中因纤维素纤维的电离而带负电荷,而活性染料在染液中亦呈阴离子性。通过改性处理可部分减少或消除木棉纤维上的负电荷效应,提高纤维吸附染料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活性染料上染的染座,使上染率有所提高。

由表1可见,染料用量为0.5%一1%(owf)时,上染率较高,而染料用量超过1%(owf)后,无论是上染阶段还是固色阶段,上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是因为染料在水中以分子、染料胶团、聚集体及固体状态存在,一般认为只有以分子或较小胶团状态存在的染料才能够上染纤维J,而染料浓度过高,会使聚集体与固体状态的染料量增加,同时染料胶团有增大的趋势,增大的胶团亦吸收了部分分子态染料,最终导致染料的溶解度降低,上染率下降。因此染料用量以0.5%~1%(on1f)为宜。

2.3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