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按设定工艺染色后,测定其K/S值。
1.4染料提升力测定
由于超细纤维不易染深,所需染料用量较大,选择了1%,3%,5%,7%,9%和11%(owf)6种用量进行染色,比较K/S值,测试递深性。
1.5上染百分率测定
染料上染百分率采用染色残液法测定。
1.6耐洗色牢度测试
按GB/T3921.4—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测定。
2结果和讨论
2.1活性染料的选择
为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选择高温型Eriofast系列活性染料三原色,采用常规高温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进行染色,并与另外三组活性染料进行对比。四组活性染料的显色性和提升力的对比试验结果见图1~图3。
由图l~图3可知,随着染料用量提高,织物K/S值均逐渐增加。当染料用量大于5%后,K/S值增加趋缓。在各三原色染料中,染料用量相同时,Eriofast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K/S值最大,说明其对锦纶的提升性好。因此,在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分散/活性染料染色中,选用Eriofast活性染料。
为考查Eriofast活性染料的配伍性,对Eriofast三原色红B、黄R和蓝3R的配伍性进行试验。采用1.2%Eriofast黄R、1.2%Eriofast红B和0.8%Eriofast蓝3R配制染浴,8块同质量的锦纶针织物依次用前一块布染3min后的残浴于95℃染色,得到一组染色试样,水洗烘干。
在标准对色灯箱下对色发现,每块布的色光基本保持一致,只有浓淡变化,说明三只染料的配伍性非常好,有很好的相容性。Eriofast活性染料得色均较鲜艳,可以相拼成各种色光。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微结构均匀性差,所以活性染料染锦纶时匀染性较差。针对这一现象,可采用降低始染温度,缓慢升温后再沸染的方法,以提高移染性和遮盖性。如在110~120℃染色,有助于提高移染性和遮盖性…,但在高温染色时活性染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而Eriofast活性染料是反应性酸性染料,在一定pH值下(酸性条件),水解后的活性染料变为酸性染料的母体基团,可对锦纶纤维进行吸附,再一次上染。这样不但解决了匀染性问题,还可获得良好的得色量和色牢度,同时解决了与分散染料染色温度间的冲突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