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前处理 >

纯棉织物酶抛光工艺设计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7日

棉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织物表面绒毛可通过烧毛工序去除,但由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织物要受到机械及织物间的摩擦作用,又将会导致织物表面起毛,可见利用烧毛方法来去除织物绒毛并不持久。近年来,随着酶技术发展,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棉织物的生物酶抛光整理也颇受关注。实验证明,经生物酶处理的棉织物表面光洁且具有可持久性,一般认为生物抛光整理持久性的原因在于纤维素酶的表面作用,使纤维表面原纤弱化,即使洗涤使纤维表面形成绒毛,也会很快脱离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不会形成持久的绒毛,更不可能形成绒球。

本文以纯棉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一条相对优化、成熟的棉织物生物酶抛光的工艺路线并分析其处理效果。

2试验部分

2.1试验材料和仪器

试验材料:纯棉布(29tex×29tex236/10cmx236/10cm,市售,已退浆),纤维素酶(杭州多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00U/m1),渗透剂JFC,醋酸,醋酸钠等。

试验仪器: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506一Ⅱ织物动态悬垂性风格测试仪(青岛山纺仪器有限公司,6转/分钟),XH—KG55C型恒温振荡水浴锅(南

通宝来纺织设备有限公司),YC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精度0.001g),YG777型全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2-2试验内容

抛光工艺:纤维素酶整理溶液(0.5%、1.0%、2.0%、3.0%、4.0%(0wf),浴比10:1)一pH值调节(4.0、4.5、5.0、5.5、6.0,醋酸一醋酸钠配制缓冲溶液)一温度调节(30℃、40℃、50℃、60℃、70℃)一时间调节(20min、30min、40min、50min)一取出织物一酶失活(80cc热水冲洗10min)一105cC烘至恒重一称重一测试织物性能

2.3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减量率

将原布及处理后试样放入Yc777型全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中于105cc温度下,烘至恒重,称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减量率:

减量率%=处理前试样重-处理后试样重/处理前试样重×100%

2.3_2断裂强力

采用GB,T3923.1—1997标准在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上测定织物断裂强力。按以下公式计算断裂强力损失率:

[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