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方法之“轧染”详细介绍
1、 轧染定义
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的染液,使染料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上染是 ( 或主要是 ) 在以后诸如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织物浸在染液里一般只有几秒到几十秒,浸轧后织物上带的染液 ( 通常称轧余率,以干布重的百分率计 ) 不多,在 30%~100% 之间。 ( 合纤 30% 左右,棉 65%~70% 左右,粘胶 90% 左右 ) 。轧染是连续染色,染物所受的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大规模染色加工,劳动生产率较高。
2、轧染使用的机器
一般使用的是连续轧染机,连续轧染机由一些单元机组成,主要有轧车 ( 浸轧装置 ) 、固色、平洗、烘燥、汽蒸等单元装置。各种染料由于染色工艺过程及条件不同,因而有各种轧染机。如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机,不溶性偶氮染料连续轧染机,可溶性还原染料连续轧染机等。
3、对轧车的要求
轧液要求均匀,前、后、左、中、右的带液率要求均匀一致. 目前较理想的轧车是均匀轧车,这种轧车在轧辊的两端用压缩空气加压,在轧辊内部用油泵加压,通过调节使整个幅度上的压力相同,不易造成织物边部和中间的深浅疵病。均匀轧车的一对轧辊都是软辊,浸轧一般有一浸一轧、一浸二轧、二浸二轧或多浸一轧等几种形式,视织物、设备,染料等情况而定。织物厚、渗透性差、染料用量高,则宜用一浸一轧。浸轧时织物带液率一般宜低些,轧余率高,烘干过程中产生泳移 ( 指织物在浸轧染液的过程中染液随水分移动而移动的现象或称游离 ) 情况越严重,易产生染色不匀。织物上含湿量在一定数值以下时 ( 如棉 30% 以下,涤棉 25% 以下 ) 泳移现象就不显著。
4、 烘干
烘干装置有红外线烘燥、热风烘燥、烘筒烘燥。在红外线烘燥过程中,织物表面及内部同时受热,烘干均匀,染料从织物内部向表面的泳移较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