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纤维织物印花用染料对花布品质(如色泽艳度、色牢度、产品生态性等)有重要影响,选用染料时应注意染料的提升力、配伍性和易洗涤性。长期以来,纤维素织物印花用的K型、KN型,以及国产的大部分 P型及B型等染料,因其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在印花应用中不能满足高档织物“四高一低”的需要(高重现性、高提升力、高固色率和高色牢度以及低污水色度)。为了满足市场对高档全棉印花布的质量要求,本文对高品质P型活性印花专用染料的理化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筛选,并进行大机生产实践。
1 化验室小样测试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织物29.5 tex X29.5 tex 425根/10 cm x 228根/10 cm经前处理的纯棉纱卡
染料HQ—P GR金黄、HQ—P 4B红、HQ-P 3R艳蓝、HQ—P 2R藏青、HQ—P N黑、HQ—P GR黑(黄山普米特新材料公司);Novacron P-2RN金黄、Novacron P—BN 红、Novacron P.3R艳蓝、Novacron P-2R藏青、Novacron P—SG黑、Novacron P—GR-01黑(Huntsman公司)。
助剂6% 海藻酸钠糊、小苏打、尿素、防染盐s(以上均为AR级)、六偏磷酸钠。
仪器分析天平、CY-50实验室磁棒印花机、CY一 44实验室刮刀印花机、GZX-9240 MBE数显鼓风干燥箱、RJ-430型汽蒸箱、SW一12A 1I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 YG(B)605D型熨烫升华色牢度试验机、YB.571 II型摩擦牢度试验机、D1008CE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 rite 8200测配色仪
1.2 试验内容
1.2.1 溶解度
染料于50℃水中搅拌10 min溶解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P型染料主要理化性能
P型染料主要理化性能见表1。
根据表1,HQ—P型系列染料的理化性能和应用效果达到进口高端染料的水平。
2.2 P型染料印花工艺参数
影响P型染料印花应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小苏打和尿素用量、蒸化温度和时间。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HQ-P型染料的配伍性及K/S值进行优化试验。色号咖啡色.
色浆配方/%
HQ-P N黑 1.4
HQ-P 4B红 1.0
HQ-P GR金黄
26%海浆 50
六偏磷酸钠0.5
防染盐S 0.5
水x
由表2可知:
(1)影响染料印花得色深度的各因素顺序为:小苏打用量>蒸化时间>尿素用量>蒸化温度。
(2)据极差分析结果,选择1#I艺(小苏打2.5% 、蒸化时间7 min、尿素8%、蒸化温度102℃)和2#工艺(小苏打2.O% 、蒸化时间9 min、尿素10% 、蒸化温度110 oC)进行印花对比
3 印花大机生产实践
3.1 工艺流程
白布印花一烘干一蒸化(102 ℃ X7 min)一水洗一皂洗(皂洗剂2 g/L,90~95 ℃x2 min)一水洗一烘干
3.2 色位和工艺处方
1#蓝灰色
处方/%
HQ—P 4B红0.5
HQ—P GR金黄0.5
HQ—P 3R艳蓝 5
小苏打 2
尿素 8
防染盐S 1
海浆6% 50
六偏磷酸钠0.5
水x
2#深咖啡色
2#深咖啡色
处方/%
HQ—P 4B红 3.6
HQ—P GR金黄 3.0
HQ—P 2R藏青 2.0
小苏打 3
尿素 8
防染盐S 1
海浆6% 40
六偏磷酸钠0.5
水 Y
3.3 设备
UNICA型磁棒圆网印花机(意大利Reggiani公司),3200型无底蒸化机(韩国大洋),平幅皂洗联合机。
3.4 生产技术控制
(1)印花用半制品白布的毛效为8 cm/30 min,丝光钡值130以上,布面pH值为6~7。
(2)调制色浆时,首先要准确称料,操作要规范,色浆临用前加入碱剂并过滤。
(3)根据花样精细度、色位块面大小及所印织物吸浆量,分别选用8O目和120目圆网。
(4)印花机磁力大小调控适宜,确保生产过程中给浆量稳定,保证印制效果。1#为块面花型,磁棒直径选用l6—20 mm,磁力强;2#为点线花型,磁棒直径用 10~12 mm,磁力弱。
(5)蒸化时车速要稳定,保证前后固色一致,以减少色差,防止蒸化水渍。
(6)皂洗要充分,特别是深浓色号,确保成品色泽鲜艳,各项色牢度达到要求。
3.5 大机生产
由表3知,HQ—P型系列活性染料印花纯棉织物的子项指标都能满足高档纤维素纤维织物外贸订单的质量要求 加工订单花型总量16 000 m,质量稳定性好,成品通过美标四分制检验合格率达97.5%,花样补印率为零,履约率100%。
4 结论
(1)化验室小样试验和大机生产实践证明,应用 HQ—P型系列活性印花染料印制全棉织物,成品品质和工艺宽容性等俱佳,可满足高档印花布的出口要求。
(2)经ITS检测,HQ—P活性染料符合Reach法规和ISO牢度及环保标准要求,该系列染料理化性能和印花应用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荣圻.综述印花用染料(一)[J].上海染料,2007(1):1—8.
[2] GB 2374~2403—80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统一检验方法[S] .
[3] 李兴均,马养鹏.生态环保型活性染料的开发和应用[C].2007年第十届全国染料与染色技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52一.
[4] 胡平潘,武祥珊,钱灏,等.筛网印花 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