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锦棉织物通常采用二浴套染法染色,即以中性、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染锦纶,以中温活性染料染棉。采用二浴套染法染色,优点是锦纶和棉纤维的色泽(色光、深浅)在套染过程中可相互弥补,布面色泽较容易调整和控制。缺点是工艺耗时长,加工产量低,能源消耗大,污水排放多,经济效益差。
锦棉织物曾一度采用过中性染料与中温型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即在添加电解质的条件下,先于中性浴85℃染色,再降温至60℃加碱固色,而后水洗、净洗。但该染色法有两大缺点。一是中性染料在85℃染色时,其对锦纶的上染率比在95~98℃时低10%~15%,达不到最高竭染率;二是中温型活性染料在较高温度下吸色,对锦纶的沾色重,锦纶组分的色光较难控制。由于该染色工艺的色泽(色光、深度)重现性较差,且调色较困难,所以基本被淘汰。实践证明,锦棉织物可采用分散染料与热固型活性染料(简称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工艺。
1分散/热固型活性一浴法染锦棉浅色
分散染料染锦纶匀染性好,对锦纶染色的品质差异具有良好的遮盖性,不会产生“经柳”、“纬档”等染疵,在染浅色时,不会出现分散染料对锦纶染深性差、色牢度差等缺陷。因此,分散染料特别适合染浅色锦纶。
热固型活性染料,如NF型(上海雅运)、N型(上海安诺其)、CN型(日本化药)和NE型(上海亚好工贸有限公司)等,是依靠较高温度固着的活性染料,其染棉时的最大特点是中性浴染色,匀染性良好。
1.1分散/活性染锦棉的同浴适应性
1.1.1染色温度
锦纶虽属疏水性纤维,但其玻璃化温度比涤纶低得多,只有47~50℃,且吸湿溶胀性比涤纶大。所以,分散染料染锦纶,在100℃条件下便可获得最高得色量,且重现性也较好。
热固型活性染料耐热性好。其在100—120℃保温足够时间足以达到染色平衡,上染率稳定,得色深浅变化不明显。若染色温度低于1
2中性/活性一浴法染锦棉中色
中性染料染锦纶具有竭染率高、染深性好、色泽坚牢,但匀染性较差的特点,较适合染锦纶中深色。热固型活性染料染棉具有匀染性好、湿牢度好,但染深性较差的特点,比较适合染棉中浅色。
2.1中性/活性染锦棉的同浴适应性
2.1.1染色温度
据检测,中性染料染锦纶的温度在100—120℃时的得色量最高,且差异不大。染色温度高于120℃,锦纶将会“纸质化”、消弹、降强和泛黄。因此,中性染料染锦纶与热固型活性染料染棉,对染色温度的要求是一致的。
2.1.2染浴pH值
2:1型中性染料于100℃染锦纶,染浴pH值在5~8内的得色深度变化不大,肉眼难以分辨。这表明,常规2:1型中性染
3.中性/高温活性一浴二步染锦棉深色
3.1中性/高温型活性染锦棉的同浴适应性
3.1.1染色温度
中性染料染锦纶适合在95~98℃染色。高温型活性染料(H—E型)耐热稳定性好,适合在90—95℃吸色、80℃固色,这与中性染料染锦纶的最佳温度相近。如果按高温活性染料的吸色温度(90~95℃)染色,中性染料在锦纶上得色深度的下降幅度不明显。
3.1.2染浴pH值
中性染料染锦纶亲和力大,吸色快,扩散性差,移染、匀染性差,但染深性好,色牢度高。因此,锦纶染浅色一般不用中性染料,而用分散染料。中性染料大多用来染锦纶中深色。为了获得良好的匀染效
中性染料染锦纶,由于亲和力大、上色快、扩散慢、移染差,加之锦纶纤维微结构中存在的物理性和化学性差异,极易造成染色不匀。所以,浸染染色时,除了采用低温人染、缓慢升温、中途保温、中性浴染色外,还需施加锦纶匀染剂。常用锦纶匀染剂一般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实践表明,它们对活性染料浸染棉纤维的吸色、匀染、固色率和色光鲜艳度等均无明显影响。
3.1.5电解质
高温型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亲和力较小,故需依靠电解质促染以增加染色深度。
中性染料染锦棉织物中深色,系在中性浴中进行。在中性。碱性浴中,锦纶纤维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有碍中性染料上染锦纶。电解质的加人会消除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促染增深作用。因此,中性染料与高温型活性染料采用中性浴染锦棉织物中深色时,染浴中的电解质对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的作用是一致的。
3.1.6碱剂
高温型活性染料染棉纤维,在中性吸色后,必须加入1O~20L纯碱进行
4结语
采用分散/热固型活性、中性/热固型活性一浴一步法染锦棉织物中浅色工艺和中性/高温型活性一浴二步法染锦棉织物中深色工艺,特点如下:
(1)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
(2)节能减排,增效优势突出;
(3)匀染效果好,布面色泽匀净;
(4)湿牢度优良;
(5)色泽易于控制,染色重现性好,复修率低;
(6)热固型活性染料和高温型活性染料,在中性高温条件下微沾或不沾锦纶,非常适合于染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所无法实现的锦棉异色“闪色”产品;但其耐晒牢度和耐氯牢度较差,故不适合染这方面要求高的色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