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染色 >

涤棉混纺织物色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8日

对印染行业来说,色差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造成色差的原因众多,某一工序的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都会形成色差。因此,分析色差产生的原因,事前加以控制及防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在涤棉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中,控制色差的一些措施与办法,简介如下。

1织物规格、工艺流程
  1.1织物规格
  42/2×21124×6938英寸涤棉卡其
  42/2×2184×6438英寸涤棉线平布
  45×451l0×7638英寸47英寸涤棉平布
  45×45133×7838英寸47英寸涤棉府绸
  2l×21108×5847英寸涤棉纱卡
  2l×21124×6938英寸涤棉纱卡
  23×2388×6438英寸涤棉纱平布
  1.2工艺流程
  坯布翻缝→烧毛→轧碱汽燕退煮→热水洗→冷水洗→轧双氧水→汽蒸→热水洗→冷水洗→烘干→丝光→定形→染色→拉幅整理→成品
  1.3色差的主要形态
  色差主要表现为染色织物左中右色泽色光不一;正反面色泽、色光不一;批量生产前后色泽、色光不一。

2色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2.1前处理不当
  织物前处理的好坏,对染色的质量影响很大。如退浆的质量,织物煮练后毛效、白度、丝光的效果,定形的程度和布面含碱量等,其中任何一项指标不能做到均匀一致并达到工艺要求,在染色时就会反映出来。就煮练毛效而言,若轧碱浓度、汽蒸温度、汽燕时间控制不当,就会造成毛效一段高一段低。染色时毛效高的吸液量多,得色深;毛效低的吸液量少,得色浅,染后就会一段深一段浅,形成前后色差。再如白度,由于轧液浓度、轧液率、汽蒸温度、

堆置时间等条件的波动,造成织物白度上的差异,而白度不一在染色后必然反映在色光上,严重的就会形成色差。因此,要严格前处理各机苗的工艺操作,确保半制品各项理化指标均匀一致。这是克服轧染机色差的基础和前提。
  2.2染料选用不当
  由于分散染料的固着曲线不一,在拼色筛选染料时,应尽可能筛选固着曲线接近、配伍性能好的染料拼色,避免因配伍不良造成色光难以控制,形成色差。个别分散染料,如常用的分散红3B,在185℃以后,随着温度上升,其固色率曲线明显下降。在实际生产中这势必造成温度低的时明显偏红,而温度高时红光偏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分散红3B与升华牢度略高而色相相同的卡亚隆红BL—SE混合使用。这样在染色过程中,温度升高,卡亚隆红BL—SE得色量增大;温度下降,分散红3B得色量增大,起到互补作用,色差现象大为降低。
  另外,产地不同,批号不同的染料,色光也有差异,导致染色后色光不符或前后不一致。对此,我们尽可能选用同产地、同批号的染料。如果无法办到,应根据用量计算,把不同产地或批号的染料拼混在一起,配成基本色,重新仿样,调整好色光后再生产,防止前后色差。
  2.3轧染机轧车压力控制不当
  考虑到分散染料对纤维无直接性,第一个料一般要增浓10%,以防止初开车色浅。料槽加料要用淋喷管,避免单边加料而造成左中右色差。轧槽液面高低要控制一致,以免造成前后色差。对轧车的油路、气路要经常检查,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测左中右的轧余率,以便开车调节时心中有数。
  2.4预焙烘控制不当
  由于分散染料、还原染料悬浮体对纤维都无直接性,再加上涤纶吸水性差,所以在预烘时,如果急烘或两边烘燥不一,极易造成染料泳移。为此,我们在焙烘前加装了两组红外线预烘装置,确保了织物进热风室时含水率低于30%,有效地防止了因泳移造成的色差。
  焙烘温度和时间,是涤棉混纺织物热溶染色的关键。热溶
染色实际上分为织物升温、染料吸附和扩散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互有交叉,因为每个染料升温上染瞌线不一,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个别分散染料对温度特别敏感,比如分散红3B,常因焙烘室温度中间高两边低,出现边深中间浅;而用福隆大红S—BWFL,却常出现边浅中间深。分散灰N由于是拼混染料,因温度变化色光变化也很大,在生产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焙烘温度和时间,保证温度均匀一致,一般温差应控制在3~5℃以内,以防因温度高低不一产生色光变化,造成色差。为此,我们将表盘温度计改为数显温度计,提高了计量精度。另外,我们还对焙烘室的风嘴进行了调整,经过反复试验,解决了左中右温度不一这一老大难问题,克服了由此产生的左、中、右色差。
  2.5还原及氧化发色控制不当
  分散/士林一浴或二浴热溶悬浮体轧蒸法染色,是涤棉混纺织物染中、深色的常用工艺。还原氧化发色是士林染棉的关键。还原液要随配随用,要根据染料的用量确定保脸粉的浓度。还原蒹箱的温度要控制在100~1O2℃,车速要稳定,还原时间要保证。为了使氧化发色纯正,一般用双氧水作氧化剂,但浓度要掌握好,特别对蒽醌类染料,容易造成过度氧化,使色光暗淡并带绿光。实际生产中,双氧水浓度以控制在1~1.5g/L为宜。
  2.6后整理不当
  涤棉混纺织物热溶染色后,门幅收缩较多,后整理时要高温拉幅。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引起某些染料色光发生变化特别是防雨织物,高温拉幅后色光泛黄,整个布面拉幅前后色光差异很大,染色仿样时应引起注意,以免成品与标样不符,造成损失。
  2.7坯布选用不当
  由于坯布采用的纤维种类、质量、配棉的变化,以及上浆情况对染色均有较大影响,所以,不同厂家的坯布在相同的染色工艺下,加工所得色泽往往深浅不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购坯布时,及时了解纺织厂的织造工艺情况,并做到同一个颜色用同一厂家的坯布,以防因坯布问题造成色差。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