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涤棉针织物和梭织物染色时,出现相同的棕褐色染疵斑点,经试验分析,发现大多与前处理不当有关。涤棉混纺交织针织物前处理大多在喷射溢流染色机上进行,通常在碱性介质中,添加螯合分散剂、精练剂和净洗剂等表面活性剂,经100℃×60min处理(染浅色加3~5g/LH2O2,以增加色泽的鲜艳度),水洗后仍在原机上染色。而梭织物前处理大多采用冷堆,或在平洗轧车上进行,然后在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上染色。传统加工认为,涤棉混纺织物无论配比如何,其前处理比纯棉或纯涤纶织物容易,其实不然。一般,原棉上含有6%~7%蜡质、脂肪、果胶和半纤维素(即不成熟的纤维)等杂质,若原棉的等级较低,则杂质含量还要高;加之经纱上的浆料,涤纶上3%~5%低聚物,以及纺丝和织造过程中的油剂等,其前处理有一定难度。
要去除原棉上的杂质,不仅要有足够的碱剂,同时还必须加入防止返沾的精练剂。但如果碱剂加入过多,会使涤纶产生减量(剥皮),反之碱剂少,难以除净杂质。
梭织物上的浆料为3%一4%,特别是混合浆料中的化学浆,在织物上剩余3%~5%就会影响染色质量,主要是染斑。实践中,化学浆料的去除主要靠高温。涤纶中的低聚物耐碱性较差,在高温高压条件下(130℃X0.18Pa)会不断地溶落下来,游离在染液中与染料发生聚集,一旦吸附在织物上或沾附在染机内壁就很难去除,尤其在烘干或热定形后,根本无法去除。在生产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前处理,既不能影响织物的强度和手感,又要把织物上两种纤维的杂质去净。在生产中有效防止染色疵病的产生,除了要加强对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前处理处方工艺条件
混纺交织物的前处理,一般将传统工艺与低温助剂相结合为好。
织物 29.5tex涤棉(40/60)双线汗布
色泽 玫红
前处理处方/(g/L)
低温练漂剂QR2010 0.8
低温练漂剂Q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