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堆丝光工艺的效果与机理
1、丝光的含义
l9世纪40年代英国人Mercer以浓烧碱处理棉纤维的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人将此种工作命名为MerceriSation(默塞化),即浓烧碱处理纤维素纤维(在无张力条件下进行)。几年后英国人Lowe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在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用浓烧碱处理棉纱线并在张力下水洗去碱,使纱线保持原来的长度的研究,实验发现纱线除了不再收缩变粗外还可以大大增加光泽。后来国际上把Lowe的有张力工艺称为Mercerisating with tension(有张力丝光),把Mercer的无张力工艺称为 Mercerisation without tension(无张力丝光),后来有张力工艺就成为棉织物的常规丝光工艺。
2、松堆丝光工艺
第一道工序:织物经过浸轧碱液后不经绷布辊而直接落布进入能容纳500~1000米织物的大容布器(J型箱)内,在松堆状态下碱液可良好的渗透进入纤维并保证纤维和碱的作用时间在5分钟以上,使纤维溶胀“既透又匀”的效果显著,可实现丝光工艺应具有的各项功能。第二道工序:织物进入轧槽再浸轧浓碱液——进入6~8只绷布辊——进入两辊小轧车(调节和第二道进碱槽轧辊的线速度控制织物张力,使织物恢复到收缩前原来长度并控制纬密)——进入布铗拉幅(使纬向拉伸至坯布门幅)——直辊去碱水洗——烘干。
3、松堆丝光工艺的效果及机理
(1)可大大提高纤维素纤维的溶胀程度纤维素纤维在未经烧碱处理前主要是纤维素I型,经过碱处理后纤维结晶,C轴和A轴的晶胞参数及B角发生变化,部分纤维素I型转变成纤维素II 型。从I型转变为II型的多少,可显示出溶胀程度的高低。从测试的图谱和数据充分说明松堆丝光工艺的溶胀效果明显
二、松堆丝光工艺的实践
1、松堆丝光工艺流程和工艺线路(应用于纯棉、涤棉织物) 可在常规布铗丝光上增添一些辅助设施(可堆置5分钟以上织物的J型箱),把两台轧槽之间加宽、机架升高,就可组成一台“松紧两用”的布铗丝光机:其工艺线路为:织物进入第一道轧槽浸轧碱液(18O克/升)后松堆5分钟(织物经纬向均充分溶胀发生收缩)——进入第二道轧槽再浸轧碱液(碱液自第一道轧槽回流入第二道轧槽以防止织物松堆后露在空气中产生含碱不匀的现象)——再进入8只绷布辊—— 进入两辊小轧车的小浸槽(轧热淡碱4O一6O克/升)调节和第二道浸轧碱液轧辊的线速度控制织物张力,使织物恢复至收缩前原来长度并控制纬密——进入布铗 拉幅(使
3、应用于苎麻混纺织物的实践
由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都大大高于棉纤维而延伸度却较低,其在烧碱溶液中的溶胀度也低于棉纤维,加上本身已有较好的光泽,在较大张力下以浓碱处理将大大降低苎麻纤维的活度,并影响手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除加强合理的退煮漂前处理工序外,还须改进丝光工艺和进一步处理好脱胶和研究纤维结构的改进及染料结构和色素的影响等。根据陶乃杰教授研究开发的松堆丝光工艺实践,证实合理的丝光工艺为浸轧 150—160克/升烧碱、松堆5分钟以上,延长纤维与烧碱的作用时间——扩幅——去碱,经生产实践证实松堆丝光工艺完全可达到改善染色性能,提高得色深度和鲜艳度的要求。(可见表1、表2、表3)
从上述测试数据完全证实松堆丝光工艺的双折射率、纤维密度和结晶度都有明显下降,其钡值、回潮率和保水性都有明显上升,各种染料的得色量都有明显提高(平均在25%左右)效果显著,同时还降低了烧碱回收的蒸汽消耗和回收设备的负荷,有利丝光机的操作,使丝光均匀并减轻染色得不匀性。
同样湖南泪罗纺织印染厂为解决苎麻织物的上染率、尺寸稳定性、降低缩水率和提高半制品急缓弹性等问题,也采用推广了陶乃杰教授研究开发的松堆丝光工艺,根据此理论同黄石纺机厂合作设计制造安装的适用于苎麻厚织物及纯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