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纱上浆是织造工程的关键环节,浆纱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纱线的强力,减少伸度,以承受经纱在织造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作用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退浆是织物前处理的基础,坯布上的浆料必须去除,以利于印染加工,保证染色牢度和织物手感,退浆时也同时去除了部分天然杂质。常用的退浆方法较多,有酶、碱、酸和氧化剂退浆等,可根据坯布的品种、浆料组成情况、退浆要求和工厂设备,选用适当的退浆方法。
目前经纱上浆的浆料主要有淀粉、聚乙烯醇
(PVA)和聚丙烯酸类三大浆料。淀粉是天然多糖类高聚物,由于淀粉分子与纤维素分子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它能吸附染料,尤其能与活性染料发生反应,可能产生印染浮色,影响色牢度,因此要求尽量退除。采用淀粉上浆的织物,一般采用碱、淀粉酶和氧化剂退浆。碱退浆有利于淀粉膨化,促进油脂皂化而退除;淀粉酶可将淀粉裂解成葡萄糖低聚物和小分子后用水洗去;氧化剂退浆是利用氧化剂将淀粉降解,并将其伯醇或仲醇基氧化成羧基,使之成为可以溶解的氧化淀粉分子。
PVA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粘附性以及与其他浆料的相容性,是目前在合成纤维和其混纺纱的经纱上浆中的主要浆料之一。采用PVA 浆料上浆的织物,如果退浆不尽,PVA的残留物将会严重地影响后道染色和印花时的匀染性和染料渗透性,很容易造成染花。另一方面,PVA生物可降解性能较差,大量的PVA随着退浆废水进入江河湖泊,严重污染了水生态环境系统。在常用退浆方法中,氧化剂退浆法可以有效去除织物上的PVA浆料,是因为 PVA大分子上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进一步氧化成羧基,同时还可使分子链断裂 ;特别是在碱存在时,能使PVA的主链裂解,从而降低粘度、粘附性和薄膜强度。目前国内基本还没有从退浆废水中回收PVA,在这种情况下,双氧水氧化退浆可以降解 PVA,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聚丙烯酸浆料是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和共
近年来,随着纺织产品原料结构的变化,新型纤维的研制开发与应用,新型高速织机的采用以及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逐渐增强,国内外出现了许多新型纺织浆料,如氧化淀粉、醚化淀粉、酯化淀粉、接枝淀粉、纤维素衍生物、海藻酸钠浆、动植物胶类等,这些浆料可溶或可分散在水中,其高分子主链含有N、0等杂原子,可以被生物降解,并且易于从织物上退浆。但是某些新型浆料,如乳液聚丙烯酸浆料和聚酯浆料,由于与常规浆料不同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而表现出不同的退浆性能,经常被印染企业反映用常规方法不容易甚至不能退浆。本文重点讨论这些新型浆料,特别是乳液聚丙烯酸浆料和聚酯浆料的特点以及退浆要点。
1 乳液聚丙烯酸浆料的特点及其退浆要点
水溶性聚丙烯酸浆料主要是由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水溶性单体的均聚或共聚而成,当以丙烯酰胺均聚或以其为主共聚时,称为“酰胺浆”,否则称为“丙烯酸浆”,分子量一般较低,以便降低粘度适应上浆的需要,一般与变性淀粉配合用于纯棉高支高密经纱,或与变性淀粉、PVA配合用于涤棉经纱。这类浆料对纤维素纤维粘附性好,水溶性优良,热水即能退浆。为了增加对疏水纤维的粘附性,也常常加入(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等疏水性单体,其添加量以适应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以及产物水溶性为限度。由于这种浆料大分子中存在着大量吸湿性较强的亲水性单元,产生了吸湿再粘性问题,影响浆纱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比例较高的疏水单
2 聚酯浆料的特点及其退浆要点
水溶性聚酯浆料是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单体为主要单体,加入一部分水溶性第三单体如问苯二甲酸(酯)磺酸盐,或者再加入水溶性聚乙二醇作为亲水单体以及破坏大分子规整性的其他单体,在高温条件下通过酯化和缩聚反应合成的大分子。是一种主链含有酯基和水溶性基团的新型浆料。水溶性聚酯与涤纶纤维分子结构相近,因而对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黏附性能。聚酯浆料用于涤棉纱上浆,可减少干分绞毛羽,大幅度提高涤/棉混纺经纱的浆纱性能,因此水分散性聚酯浆料具有大幅度取代 PVA用于含涤经纱上浆的潜力。荣瑞萍等人研究表明聚酯浆料对提高涤纶及涤/棉纱线的抱合力方面远远优于淀粉和PVA,对于保护经纱起到了重要作用。
淀粉浆膜的断裂伸长率较小,仅为2.5%左右,大大低于经纱在织机上承受的伸长率(5%~8%),浆膜容易破裂,使织造效率降低,而聚酯浆料具有很高的断裂伸长率” ,与淀粉共同使用时可大大增加混合浆膜的伸长率,提高浆膜韧性 。由于水溶性聚酯与淀粉和完全醇解PVA都有良好的相容性,能较好地解决各成分之间相容性的问题,形成性能极好的混合浆膜。
水分散性聚酯浆料在水中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液,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尽管该浆料在热水中即可溶解,但由于与涤纶纤维优良的粘附性造成退浆困难。此外,聚酯浆对硬水、酸、浓盐和浓碱都很敏感,将造成浆料在水中不溶解。含聚酯浆料坯布的退浆宜选择lOg/L烧碱的弱碱退浆工艺或双氧水退浆工艺,特别注意采用软水剂或金属络合剂,避免含有Ca2+ 、Mg2+ 的硬水
3 其它新型浆料及退浆要点
3.1 变性淀粉
淀粉是最为传统的经纱上浆材料,虽然它成膜性好,对亲水性纤维粘附性强,浆膜强力高,但浆膜性脆而硬,伸度小,对疏水性纤维(如涤纶)粘附性差、成浆后浆液粘度高、稳定性差,浆液在较长时间内使用粘度变化较大,影响上浆质量 。随着各种新型纤维和无梭高速织机的发展,纺织业增加了对高档变性淀粉的需求,深度变性淀粉由于大幅度改变了原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改善了对纤维的粘附性,从而提高浆纱质量,甚至可以完全取代PVA浆料” ,是淀粉浆料的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取代度较高的深度变性淀粉浆料必然会降低淀粉酶解性能,采用酶退浆时需要做小样试验;此外,深度疏水化变性淀粉,如接枝淀粉” 、醋酸酯淀粉 删等,将降低浆料的水溶性,在坯布退浆前也需要小样先锋试验,有针对性地制定退浆工艺。由于深度变性淀粉的化学单元结构仍然为糖苷键连接,容易水解或氧化降解,所以一般来说,采用碱退浆和碱一氧方法退浆对深度变性淀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淀粉的干法变性工艺在很多品种上将取代传统湿法加工,成为变性淀粉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干法生产是淀粉在含少量水(通常20%左右)的情况下,将化学试剂与催化剂的混合溶液喷到干淀粉上,充分混合后,在60~80 ℃下反应1~ 3 h。
干法变性淀粉由于反应后产物不经水洗,因此产品含杂较多,在退浆时应该予以注意。例如,生产干法酸解淀粉的酸催化剂容易造成对设备的腐蚀,特别是采用盐酸催化时,即使不锈钢也容易溶蚀,使铁离子或铁锈残留在产品中。在实践中发现,对于这种浆料上浆的坯布在采用双氧水退浆时容易造成布面破洞,因此在退浆配方中应该加大金属络合剂的用量。
采用干法生产的磷酸酯淀粉含有
3.2 植物胶
瓜尔胶是从瓜尔豆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其分子主链由(1—4)一B—D甘露糖为单元联接而成,侧链由单个a一D一半乳糖组成并以(1—6)键与主链相接。从整个分子来看,半乳糖在主链上呈无规则分布,但以2个或3个一组为多。纺织上浆用瓜尔胶属于化学改性天然植物高分子多糖类聚合物,能速溶于冷水中,溶液粘稠度高。瓜尔胶溶液稳定性好,长时间放置不分层,与淀粉、变性淀粉等其他浆料混容性良好,同时,瓜尔胶的耐磨性和耐屈次数都高于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有利于提高浆纱性能。王爱华等人研究发现瓜尔胶加入变性淀粉中,可有效改善混合浆的成膜性和粘附性,但瓜尔胶的加入使得浆膜的水溶性有所降低,加入瓜尔胶的配方用于纯棉纱的退浆率高于不含瓜尔胶配方,而用于涤棉混纺纱的退浆率稍低。
4 结束语
随着纺织产品进一步向细支高密、粗中支高紧度、无梭织机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及各种新型纤维如天丝(Lyocell)、莫代尔(Modal)、吸湿快干纤维 (Cool—max)、竹纤维以及大豆蛋白纤维等逐步被广泛应用.高比例涤棉产品以及纯涤纶织物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种新型纺织浆料应运而生。印染企业在对新型纺织浆料上浆织物退浆时,经常会遇到退浆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浆料研究和生产者在产品研发阶段首先考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