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转杯纺纱机纺制亚麻混纺纱的工艺实践
杨立辉
(川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利用中频转杯纺纱机开发生产了亚麻精梳落麻与粘胶纤维的混纺纱。介绍亚麻纤维的物理指标及特殊性能,亚麻纤维的预处理方法和纺纱工艺流程。列出了开清棉、梳棉和转杯纺工序的工艺参数,指出了亚麻混纺纱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转杯纺纱机;亚麻;粘胶纤维;预处理;工艺;措施
O前言
我国麻类原料资源丰富,亚麻年产量仅次于原苏联居世界第二,在长麻纺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约有30%~40%的精梳落麻和短麻。因其纤维长度差异大,平均长度短,短绒多,含杂多,故不适应在环锭细纱机上加工,但转杯纺纱机却较适应,且转杯纺纺制亚麻混纺纱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越性。
黑龙江省亚麻纺织业在国内外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亚麻纺纱锭目前占全国总数的63%,亚麻布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精梳落麻量大而价廉(约9000元/吨),具有开发混纺转杯纱的优越条件。亚麻纺织产品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甚为走俏,在国内市场上也开始流行,其优良特性已被人们所认识。
亚麻混纺纱用途广泛,可用于织造高档服装面料及床上用品等织物。产品风格独特,在国内外市场有广阔前景。目前用于市场销售和生产的亚麻(L)混纺纱,主要有R/L55/45、L/R65/35及L/R70/30等几种。
由于亚麻纤维长、粗而且硬脆,与棉纤维性能差异较大,适纺性能差,要纺好亚麻混纺纱必须在工艺上采取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采用川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FA621B型中频转杯纺纱机(转杯单锭单电机驱动)纺制亚麻混纺纱,工艺流程短,纱质好,产量高,耗电省,能获得很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一般用于转杯纺的亚麻精梳落麻,主体长度为34mm±2mm,细度为1.Otex±O.2tex,含杂率20%
在纺制L/R55/45亚麻粘混纺纱时,通过摸索,我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措施。
1亚麻纤维性能
黑龙江亚麻(梳成麻)纤维物理性能见表1。
2亚麻预处理工序
(1)精梳落麻→给湿加油→堆仓→(打包),回潮率约12%。采用这种简单的预处理方法,也可用于生产,但在后工序转杯纺纱时,会因超长纤维引起断头增加。
(2)精梳落麻→切断(切麻机)→预开松(锯齿开棉机)→给湿加油→堆仓(24h~48h)。我们推荐采用第二条工艺路线。
3工艺流程
LA002型圆盘抓棉机→A006型自动混棉机(附凝棉器)→A034型六辊筒开棉机→A036B型豪猪式开棉机(附凝棉器)→A036型豪猪式开棉机→A092型双棉箱给棉机(附凝棉器)→A076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C型梳棉机→A272型并条机(头并)→A272F型并条机(二并)→FA621B型转杯纺纱机
4开清棉工序
采用多松少打的原则,便于提高除杂效率,排除更多的杂质。罗拉压力适当加大,达到“断长保短”、提高分裂度的效果。棉卷干重480g/m,棉卷不匀率1.2%,含杂率3.75%,回潮率10%。
5梳棉工序
梳棉工艺参数见表2。
推荐头并定量为19g/5m,二并定量为17g/5m。采用较大的定量,可与环锭纺之粗纱机共用一种条子,便于生产管理,方便生产协调。
6转杯纺纱工序
纺纱工艺参数:
麻粘混纺纱 L/R55/4559.1tex(O
熟条 干重20.74g/5m,回潮率9.3%(湿重22.67g/5m)
捻度 833捻/m
分梳辊转速 7500r/min
转杯转速 48000r/min,φ48mm,U型
输出线速度 57.6m/min
牵伸倍数 76.7(张力牵伸O.98)
喂给线速度 O.75m/min
整机负压 7200Pa~7500Pa
假捻盘 φ20mm,8槽
实测耗电 20kw~25kw
设计产量 274kg/台·班
成纱品质指标 1100cN/tex,缕纱强力640N,较环锭纱稍低(环锭纱品质指标1300cN/tex,缕纱强力754N),而条干均匀率和纱疵大大优于环锭纺纱线
7FA62lB型转杯纺纱机纺制亚麻混纺纱应注意的问题
用于转杯纺的亚麻应达到表4所列物理指标要求。
亚麻纤维强力低,刚性大,抱合力差,捻度难以传递,在加工中受到张力作用纤维易滑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产生断头。因此,在纺制亚麻混纺纱时,捻度应较棉纺增大约25%左右,张力牵伸也应缩小掌握,以O.96倍~O.98倍为好,喂给熟条应避免缠绕、混乱、叠压过紧,以免在喂棉中引起断条,造成意外断头。
亚麻纤维吸湿快,放湿也快,对温度敏感性较大,在干燥状态下纤维极易产生静电。纺纱过程中,纤维处于热态环境中,开松、输送、转移,加捻成纱的过程,基本上是放湿过程。故要注意控制原料、半成品的回潮率及车间温湿度,防止纤维在干燥和静电状态下捻合困难、断头急剧增加的情况。受纤维回潮率的影响及车间湿度较低时,还会使已排除的杂质与短绒蓬松
由于转杯纺纱的特性,其断头的85%是发生在成纱形成的一段即转杯凝聚槽至引纱管一段,此处强力最弱,如遇杂质(麻屑)或粗硬的超长纤维(束丝)则极易阻断捻度的传递,且使纱的截面纤维根数降低(<100根),从而产生断头。据现场统计,90%以上的断头是因杂质影响和粗超长纤维引起的。因此,在麻棉混纺中降低熟条中杂质和超长束丝的含量十分重要。
在前纺中采用给湿加油,增加亚麻纤维柔软性和抗静电性能,对降低断头也有好处。
总之,用FA621B型中频转杯纺纱机纺制亚麻混纺纱时,主要问题是降低断头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纱线输出线速度(可由57.6m/min提高至70m/min以上)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佳途径,但可能会造成断头增加,反而会使生产效率下降。若采取前述各项有力措施,则可以在较高转速下降低断头率,如采用适当的分梳锯条、带槽的假捻盘、设置低捻装置、合适的转杯凝聚槽、较大的喂给板压力等,并选择合理的纺纱工艺参数,我们可以在配棉、纺纱速度和断头率三者间求得综合平衡,以获取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而对亚麻原料进行预处理,适当降低机件速度和纺纱张力,提高回潮率和相对湿度,增大捻度是纺制亚麻混纺纱的关键所在。
8总结
FA621B型中频转杯纺纱机是国内一种先进的抽气式转杯纺纱机,具有独特的转杯驱动方式——单锭单电机传动。转杯和主传动系统采用变频调速,使机器结构简化,噪音、功耗、成本降低,工艺参数调整容易,使用维护方便。该机配置有先进的纺纱器,具有强分梳、大排杂、长通道、高负压的特点,成纱质量优良。系列化的纺纱器专件并配以相应的纺纱工艺参数,使该机对于不同的原
参考文献
[1]狄剑峰.新型纺织产品开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杨建平,郁崇文.亚麻落麻与棉的混纺.上海纺织科技,1996.
[3]李君华,郑全森,林福.棉亚麻混纺纱生产的工艺实践.棉纺织技术,1995.
[4]张百祥.转杯纺开发麻类产品的综述.全国转杯纺技术协作网网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