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转杯纺 >

烧纺杯的原因及查找与处理方法

来源:中国纺机网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3日

烧纺杯的原因及查找与处理方法

纺纱器在纺纱过程中,若纱条出现断头以后,给棉罗拉仍旧向纺纱器的分梳腔源源不断地输送纤维,纤维便在纺杯内积聚;因为引纱已经停止,纺杯内纤维不能及时地被纺成纱条而引出纺杯,因此纺杯内的棉纤维会越积越多,并跟随纺杯一起高速旋转,与阻捻头、隔离盘、输棉通道发生强烈的摩擦,使聚集在纺杯内的棉纤维迅速升温而发焦,先散发出刺鼻的焦味,然后燃烧起火,这种现象在转杯纺生产厂被称为“烧纺杯”。烧纺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集体烧纺杯,另一种是个别烧纺杯,造成这两种烧纺杯的原因是不同的。

一、集体烧纺杯的原因

在日常转杯纺生产过程中,偶尔在同一台转杯纺纱机上,会有几个或十几个纺纱器同时出现烧纺杯现象,这就是集体烧纺杯。集体烧纺杯是因为某个纺纱器的小电器有漏电现象或插头、插座供电线路的绝缘性能下降,造成纺纱器小电器的集控线路产生电位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些纺纱器探针上的永久磁铁对制动线圈铁框架的吸力不够或因某些原因造成探针转动呆滞,使纱条出现断头以后,探针不能及时地向纺纱器上罩壳左侧槽口回转,干簧开关仍旧在探针的永久磁铁控制之下,始棉仍然继续,如此这样,肯定会出现“烧纺杯”现象。

若发生集体烧纺杯现象,电工应首先查找发生漏电的纺纱器,检查其插头和插座接触是否良好,确保供电线路的绝缘性能处于良好状态。机械维修工应把发生烧纺杯的纺纱器探针检修好,使其转动灵敏,其动作位置应符合图4—50的要求。

二、个别纺纱器烧纺杯的原因

在转杯纺日常生产过程中,个别烧纺杯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开车生产时间长或纺纱器配装质量差的机台上,易出现烧纺杯现象。

1.干簧开关质量方面的原因

(1)按要求干簧开关在有效的使用期之内,应确保执行吸合8万—10万次。若干簧开关的质量不好,提前出现老化现象,就很难达到上述的吸合

次数,即会出现需要停止给棉时,而执行停止给棉指令失效,继续向纺杯内喂棉。

(2)干簧开关玻璃管内两簧片搭接长度约有0.5mm,若搭接长度太短(图5—16),就会使搭接处的镀层损坏,造成两簧片开合困难。

(3)干簧开关内两簧片的弹性大小不符合要求,当需要执行停止给棉指令时,由于两簧片的弹性太小而无法弹开。

由干簧开关质量问题造成的烧纺杯现象,转杯纺生产厂家是无法检测和查找的。在此只是让读者了解到干簧开关质量问题,也是造成烧纺杯的原因之一,供检修人员在查找烧纺杯原因时参考。

2.探针方面的原因

(1)探针的轴向间隙太大,造成探针位置下移,使探针上永久磁铁的下端面与线路板的上边缘或铁框架发生摩擦。

(2)探针的轴向间隙太小,其间隙大小见图4—51。

(3)探针的上轴承孔严重磨偏,使探针的轴心线发生倾斜,造成探针回转困难。

(4)探针的侧面压力太小且下轴承孔中积有一些灰尘和杂质。

以上4种情况均会造成探针动作呆滞、回转迟缓。

3.线路板方面的原因

(1)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有质量问题或已失效,使控制喂棉作用失灵。

(2)纺纱器电气罩壳内的线路板位置未调好,当探针处在停止喂棉位置时,干簧开关仍处在永久磁铁的磁力线的控制范围以内。这时纺纱器已停止纺纱,但给棉罗拉仍在喂棉,向纺杯内输送棉纤维。

4.值车工操作的原因

当纺纱器出现纱条断头以后,值车工没有及时地把残留在引纱管中的纱条处理掉,并且残留纱条的上部又缠绕着探针,阻挡探针复位。这时纺纱器已经停止纺纱,但给棉罗拉仍在给棉,向纺杯内输送棉纤维。

三、烧纺杯纺纱器的查找

若在转杯纺生产车间内嗅到焦煳味,可能有烧纺杯的现象发生。这时应沉着冷静,迅速向发出焦煳味的车弄寻找,在焦煳味最严重车弄附近仔细观察,如果某个断头指示红灯亮(纱条已断头),不纺纱,但仍旧向纺纱器中输送棉条,那肯定是这

个纺纱器出现了烧纺杯现象。

四、分析判断烧纺杯的原因

查找到烧纺杯的纺纱器以后,首先应迅速地把棉条拉掉,防止向纺杯内继续供棉。这时千万不要急于打开纺纱器,以免纺杯内燃烧着的棉纤维被负压气流吸入机身或风道中引起火灾。然后轻轻地把纺纱器(连同纺杯座)向下旋转45°,使纺杯及分梳辊与传动龙带脱离,待纺杯内的火熄灭并冷却以后,再彻底清除纺杯中棉纤维燃烧后的黑色炭化物。最后把纺杯拆下来并合拢纺纱器进行逐项检查,分析烧纺杯的原因。检查顺序为:

(1)观察引纱管内残存的纱线是否挡住探针,使其无法复位。

(2)检查探针的动作是否灵活,若动作呆滞应找出原因并调整。

(3)测试探针在给棉或停止给棉时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好。

(4)测试探针的侧面压力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若某个纺纱器偶然一次发生烧纺杯现象,可能是突发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进行上述检查测试工作以后,若没有发现问题或问题已得到解决即可投入生产。如果某个纺纱器经常发生烧纺杯现象,可把这个纺纱器的上罩壳与相邻纺纱器的上罩壳对调。对调以后若问题得到解决,可能是原先那个纺纱器的插头与插座之间有问题;若对调后仍经常出现烧纺杯现象,有可能是这个上罩壳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有问题,应调换线路板。如此一步一步地检查分析,就能找出发生烧纺杯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确保每个纺纱器正常生产,避免再次出现烧纺杯现象。

五、对火烧后纺杯的处理

发生烧纺杯以后,应及时把纺杯拆下来,并把纺杯头倒置于清水中浸泡,水的高度应低于纺杯轴承,如图5—17所示。千万不能让纺杯轴承沾上水,以免水浸入轴承。然后用漆刷配合竹扦把纺杯凝棉槽内、排气孔中、滑移面上烧焦后棉纤维的残存炭化物清理干净,最好用揩布‘沾着酒精擦拭纺杯头内外,以除去水分并进一步除去残留物。纺杯轴承两端因高温熔化而渗出的润滑脂及其他污垢,

也应清理干净。最后按要求重新加注润滑脂,方可上车使用。还应注意:经过火烧以后,纺杯轴承内原有的润滑脂已蒸发干涸或变质,待新加好润滑脂后,最好装上纺纱器,让它在车上旋转几分钟,再将其拆下补加一次润滑脂,这样可确保润滑效果,否则会影响纺杯轴承的使用寿命。


1  2  3  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