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器的电气部分
一、纺纱器电气工作原理
纺纱器线路板及线路之间的关系,如图4—48所示,其工作原理女口图4—49所示。
1.各导线的作用
在图4—48、图4—49中,c是用来控制探针制动电磁线圈Z1的引线;m接机身上24V负极电源;n接机身上24V正极电源;v是干簧开关引出线,用于控制给棉电磁离合器Z2。
转杯纺纱机正常纺纱时,m所接的负极电源断开,主机控制电路完成,此时制动探针的电磁线圈Z1无电流通过,不产生排斥永久磁铁的磁场,所以探针不会向右发生偏转。这时探针在引纱管中心偏右的位置,完全靠纱条的张力作用来维持。
2.纺纱器电路工作原理
(1)纺纱器不纺纱时,干簧开关K不闭合(红灯亮),此时24V电压加在n(正极)上,经电阻R1降压后又经发光二极管H和二极管U1返回到电源负极m。二极管U1的作用是当K断开的瞬间或其他纺纱器的K在断电时,防止加在发光二极管H上的反向电压将其击穿,这样便可有效地起到保护发光二极管H的作用。
(2)纺纱器正常纺纱时,干簧开关K闭合(红灯熄灭),此时24V电压的负极被接通,由于,和。分别接在给棉电磁离合器Z2的两端,使24V电压加到了给棉电磁离合器的两端,这时离合器吸合而给棉,发光二极管H熄灭。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H有0.7V的压降,分别对U3、U2、U1降压。若无二极管U1时,则H的压降为0.7V,当串联U:后压降为0.7×2=1.4V,此时压降就不平衡了,发光二极管H虽仍发光,但亮度减弱,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必须在线路中加上二极管U1。
U5是一个稳压二极管,实际上其作用并不是稳定24V电压,而是在给棉电磁离合器断电的瞬间与二极管U4并联起来,促使给棉电磁离合器迅速脱开,并避免电磁离合器断电时,所产生的高压损坏其他二极管。
3.集体生头原理
当整台车集体生
目前,在有些转杯纺纱机上(如FA601AJ型),集体生头这一功能已不使用。因此,Z1这个控制探针的电磁线圈已不安装。
二、电气部分的检修与调整
纺纱器是由电气部件和机械部件两大部分组合成的统一体,上半部分罩壳内的干簧开关及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控制着下半部分的机械系统,使其按需要给棉或停止给棉,维持着正常的纺纱工作。探针(探杆或光电探头)是纺纱器的触角,起探测和传递指令的功能。纺纱过程中,纺纱器执行指令而控制并完成纺纱任务。
(一)探针的主要作用及对它的要求
1、探针的主要作用
(1)转杯纺纱机需要集体生头或纱条断头后需要重新接头时,探针按指令使给棉电磁离合器吸合,保证及时给棉。
(2)纱条出现断头时,探针通过干簧开关停止给棉并使断头指示红灯发光。
(3)清扫纺杯需要纺机开半速时,电气罩壳内的探针控制线圈,促使探针靠向罩壳槽口的右侧,为纱条穿头创造便利条件。
(4)停机或纱条断头后,探针把纱条压向罩壳的左侧槽壁,以防止纱尾过多地退捻或绞缠,并为下次自动生头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在有些转杯纺纱机上,集体生头或清扫纺杯开半速这两项功能已不用。
2.对探针的要求
(1)动作应灵敏、可靠。当纱条出现断头时,能立即停止供棉并发出断头信息,否则将发生烧纺杯现象,严重时将会酿成火警事故。
(2)探针靠向左侧槽壁时,应对纱条产生0.023—0.028N的压力。
(3)探针轴向窜动量为0.3
。
(4)探针的移动位置应符合图4—50的工艺要求。
(二)探针常出现的故障及检修、调整方法
1.动作呆滞产生原因 <
(1)轴向间隙偏小:解决方法是把下轴承保险螺母旋松后,将下轴承下调,使探针的窜动量符合0.3
,如图4—51所示;然后再把保险螺母旋紧。旋紧保险螺母时用力要轻,以防把下轴承拧断。
(2)上轴承孔单边磨损严重:解决方法是更换新的上轴承或将原来的上轴承调转180°后继续使用。
(3)上、下轴承孔内有积灰或积花:解决方法是用尖竹扦及漆刷配合吸尘器把积灰或积花清理干净。
(4)探针永久磁铁下端面与铁框架发生摩擦:解决方法是把上罩壳后盖拆下,用尖嘴钳把铁框架向下扳动少许,如图4—52所示,扳动时用力不能太猛,以防止损坏其他机件。
(5)探针永久磁铁下端面与线路板的上边缘相摩擦:解决方法是把图4—53中的螺钉B旋松后,适当下调线路板,再把固定螺钉B旋紧即可。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探针的轴向间隙太大,造成永久磁铁位置下移,这种情况只需把探针的下轴承上旋,使其轴向窜动量符合0.3
mm即可。
2.探针侧面压力的大小不符合要求
探针对罩壳左侧槽壁的压力来源于探针永久磁铁对控制探针线圈铁框架吸力的大小。按规定,在探针的26.5mm处,其压力应为0.023~0.028N,如图4—54所示。这个压力可用测力表(测克计)测量确定,如图4—55所示。但一般转杯纺纱厂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检修纺纱器时,一是凭经验,二是与新的纺纱器上罩壳做对比进行调整,其效果也能满足生产要求。
检查测试探针侧面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时,应把纺纱器上罩壳放在比较平的台面上,并把探针拨到引纱管中心偏右位置后松手。若探针回转时迅速有力,并与罩壳槽口之间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表明探针的侧面压力基本符合要求;若探针回转迟缓且无力,说明探针的侧面压力太小;若拨动探针时感觉需要用较大的力,表明探针的侧面压力太大。探针侧面的压力太大或太小都必须进行调整。调整时
3.探针没按要求发出给棉指令
纱条接头或生头时,探针应从上罩壳的左侧槽壁向引纱管移动,当探针移到距引纱管中心2—2.5mm时应开始喂棉,此时红灯熄灭,如图4—50中B的位置。若给棉时间提前,由于喂入纺杯的棉纤维太多,在纱条的接头处必然产生较大的粗节;若给棉时间滞后,由于纺杯凝棉槽中的棉纤维太少或凝棉槽中尚未进入纤维,值车工接头困难或无法接头。
(1)产生原因:电气罩壳内的线路板位置未调好,或线路板发生位移与探针永久磁铁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状态。
(2)解决方法:把线路板的位置做适当调整(实际上是在调整干簧开关的位置)。若需给棉时间略提前,可把图4—53中的螺钉B旋松,用螺丝刀把线路板向右拨动少许;若需喂棉时间略推迟,可把线路板向左拨动少许,直到探针的给棉时间符合图4—50的要求,再把螺钉B旋紧。
假如线路板已经移到极限位置,仍不符合给棉时间早晚的要求,可按上述原则调整干簧开关在线路板上的相对位置。
4.探针左、右移动位置不到位
纺纱过程中,纱条出现断头时,探针不能把纱尾压在上罩壳左侧的槽壁上;集体生头时,探针又不能停到上罩壳的右侧槽壁。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探针左、右位置不到位。
一个原因是探针产生较大的变形或磁铁与其他机件发生摩擦。解决方法是把探针拆下来整形,若没有整形经验,可从其他纺纱器上拆下一个好的探针作参照或更换新探针。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探针永久磁铁下端面与铁框架或线路板上边缘发生摩擦而造成的,可把探针的下轴承向上旋动少许或把线路板向下调一些,如此问题即可得
三、电子元件及电路工作质量检查方法
纺纱器经过一段时间运转以后,由于人为因素或因电气、电子元件老化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在正常纺纱时断头指示红灯仍旧亮,纱条断头后红灯不亮、不喂棉等。其主要原因有干簧开关损坏或作用不良、发光二极管损坏或导线断路、电磁线圈导线断路等。
为了能迅速准确地查找出纺纱器的故障所在,最好能自制一台检修仪,检修仪的外形如图4—56所示,其工作原理如图4—57所示,它是按纺纱器在转杯纺纱机上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的。若没有制造条件,使用电工万用表检修也十分方便。使用万用表对纺纱器的电路及各主要电子元件检查方法、步骤如下:
1.检查干簧开关
检查时把选择旋钮拨到RXlkΩ档位,表笔不分红、黑,分别与干簧开关的两端金属脚搭接,如图4—58所示。若表针一开始停留在“∞”处,用磁铁靠近干簧开关并左右摆动,表针亦会跟随磁铁左右摆动,说明干簧开关没有问题;若表针总指在“田”位置或者未用磁铁靠近干簧开关而表针已指在满刻度(0值),说明该干簧开关已损坏,需换新干簧开关。
1.B1选用BK50型控制变压器,要求初级220V次级24V、6.3V或初级380V次级36V、6.3V。
2.B×1、B×2选用1A/500V保险管座。
3.D1~D4四只用1N4001型或其他二极管。
4.毫安表选用500mA(直流),伏特表选用50V(直流)。
5.R为820Ω、0.5W电阻。
6.ED为发光二极管(绿色),ZD为电源指示灯(红色)。
7.K1、K2选用双力钮开关。
2.检查发光二极管H
把万用表选择旋钮拨到R×1kΩ档位,黑表笔与有“+”号标记的金属脚(正极)搭
3.检查二极管
把万用表选择旋钮拨到R×1kΩ的档位,黑表笔与二极管的正极搭接,红表笔与二极管的负极搭接(二极管负极一般都有一色圈标记),电阻值约在8kΩ,如图4—60所示;若把两表笔对调后再测量,表针基本在“田”位置,均说明二极管是好的。
测量时,应把与表笔接触处金属脚的透明漆刮掉少许,使测量更方便、更准确。
4.检查探针反向电磁线圈
把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R×10Ω的档位,表笔不分红、黑,分别与线路板上的“1、“2”两个焊点搭接,如图4—61所示。若电阻值在900Ω左右,说明探针反向电磁线圈是好的。
5.检查焊点及导线插头D1
把万用表选择旋钮拨到RR×1kΩ档位,表笔不分红、黑,一个分别测D1上的插脚4、1、2、3,另一个表笔分别对应测线路板上的3点、2点、5点、1点焊点,表针都应指在满刻度,如图4—62所示。若实测的情况与上述相符,说明焊点、导线、插头都没有问题,否则表明有断线、接触不良或虚焊等情况。
6.检查圆插头D3与给棉插座D2
把万用表选择旋钮拨到R×1kΩ档位,表笔不分红、黑,一个表笔分别测圆插头D3上的插脚1、2、3,另一个表笔分别对应测插座D2上的插孔1、2、3,如图4—63所示。若表针都指在满
7.检查给棉电磁线圈
把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R×1kΩ的档位上,一个表笔测插孔4,另一个表笔测插孔1,如图4—64所示。若这时测得的阻值为140Ω左右,说明给棉电磁线圈是好的,否则可能有断路或接触不良等情况。
四、电气部分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检修方法
1.连续5个纺纱器的断头指示红灯不亮或不给棉
(1)产生原因:机身上的螺旋保险芯子松动或保险丝熔断。
(2)解决方法:若螺旋保险芯子松动,把它旋紧即可;若保险芯子的保险丝熔断,一定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更换新的保险芯子。
2.纱条断头后红灯不亮(其他情况都正常)
(1)产生原因:
①发光二极管H损坏或导线断路。
②二极管U1损坏或焊点4、6的导线有断路现象。
(2)解决方法:更换发光二极管H或U1,把断路的导线查出后接通。
3.正常纺纱时红灯亮
(1)产生原因:
①干簧开关损坏。
②干簧开关位置太靠左(线路板位置太靠左)。
③二极管U1、U2、U5有损坏。
(2)解决方法:更换干簧开关或二极管,调整线路板的位置。
4.红灯常亮但不喂棉
(1)产生原因:
①干簧开关或二极管U1、U5有损坏。
②插头D1上的2号线或4号线有断路。
③给棉电磁离合器Z2断路。
(2)解决方法:查明原因,更换损坏的电子元件或把导线接通。
5.开半速时探针不向右偏转
(1)产生原因:
①电磁线圈Z1导线断路。
②探针旋转阻力太大,动作呆滞。
③插头D1上的1号线或3号线有断路。
④电磁线圈Z2的位置太靠左。
(2)解决方法:更换插头D1或电磁线圈Z1,排除探针动作呆滞
6.红灯不亮,探针停靠在槽壁左侧却仍在给棉
(1)产生原因:发光二极管H损坏,干簧开关也损坏(常闭)。
(2)解决方法:更换发光二极管H和干簧开关。
7.不喂棉时红灯灭而喂棉时红灯亮
(1)产生原因:线路板(干簧开关)的位置太靠左。
(2)解决方法:把线路板的位置向右移动,若问题仍得不到解决,需调整干簧开关在线路板上的相对位置。
8.红灯不亮又不给棉
(1)产生原因:
①插头D1上的1号线或2号线有断路。
②干簧开关损坏或焊接质量不好。
(2)解决方法:更换插头D1或干簧开关,把干簧开关焊接好。
9.给棉电磁离合器Z2不吸合
(1)产生原因:
①给棉电磁离合器线圈Z1已损坏或导线断路。
②插头D1与插座D2导线有断路或接触不良。
(2)解决方法:更换电磁线圈Z2或插头D1、插座D2,查找接触不良的原因并予以排除。
10.断头红灯似亮非亮且喂棉也不正常
(1)产生原因:
①插头D1与插座D2接触不良。
②发光二极管H或二极管U1有损坏。
(2)解决方法:若把插头D1插紧后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需更换插头Dl或插座D1更换发光二极管H或二极管U1。
11.插头D1插入插座D2就开始喂棉
(1)产生原因:
①干簧开关位置太靠左,干簧开关已在永久磁铁、磁力线的控制范围之内。
②干簧开关已损坏(常闭)。
(2)解决方法:把线路板的位置适当向左调整或更换干簧开关。
12.喂棉不正常
(1)产生原因:
①插头D1与插座D2接触不良。
②干簧开关焊脚松动。
③给棉电磁线圈的电压低于22.5V。
(2)解决方法:找出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的原因,重焊干簧开关,调整给棉电磁线圈的电
以上12种情况为纺纱器电气、电子元件方面的常见故障,为了便于查找原因,还需参阅图4—48和图4—49。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