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棉纺产业集聚地竞争力亟待提升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0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细纱机1.2亿锭,转杯纺232万头;棉布织机126万台。2010年纱线生产2717万吨,纱线产量最大的省份是山东、江苏和河南,占全国总产量的57.62%;全国布产量800亿米,色织布(牛仔布)产量达到65亿米,布产量最大的省份是浙江、山东、江苏,占全国总产量58.97%。近年来纺织产业集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整个纺织行业的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集群地产量平稳增长

  棉纺织产业集群以生产纱线、坯布、色织布和牛仔布为主,主要分布于江苏、福建、广东、山东、湖北等省份。为了解棉纺织集聚地的发展,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近两年不断在棉纺织集聚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其中16个产业集聚地产能变化基本情况见下表。

  棉纺织产业集聚地产能情况

  2010年16个棉纺产业集聚地区生产能力、实际纱产量及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43%和14%;布生产能力及实际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8.38%,均呈平稳增长态势。

  以中小企业聚集模式为主

  棉纺织产业集聚地区以中小企业聚集的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尤为突出,企业间进行了深度的分工,集聚地区竞争力提高,并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棉纺织产业集聚地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色织布同坯布相比附加值较高。江苏先锋镇在棉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积极调整结构,2011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9%。

  企业顺应市场需求明显。山东广饶201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利润增额同比增长48.4%。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企业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和技术改造的提升,在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减少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加大职工福利,使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返岗率提高。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是方向。湖北樊城区201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8%,但利润总额同比仅增长6%,这说明一方面,原料和市场的影响因素使大多数企业保持着亏损或微利运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产品结构和产品档次方面还存在着有待调整和提升的问题。

  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棉纺织产业集聚地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用工紧缺问题突出,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棉纺织产业集聚地区用工紧缺问题尤其突出,普遍缺乏管理型、技术型、设计型、创新型人才。中部地区的用工主要来自于本地区或周边较小范围的人员,来源有限且年龄在不断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外来员工流动性较大,地区行业间、纺织企业间互相挖员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企业在技术改造、工艺创新、产品开发以及节能减排等新技术应用和实施方面也面临很大困难,导致综合竞争力不强。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01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