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纺机设备在机械设计上已出现瓶颈,其机械传动结构难以实现、工艺调整非常复杂的情况下,通过电气上采用伺服电机直接单独驱动,实现和主机电气同步运行,在简化机械结构的同时,安装维护更为便捷,同时也能大大降低了噪音和机械损耗,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高,这是电气设计技术又一巨大创新。如配备大启动力矩直驱电机的剑杆织机显然已经成为展会和市场的主角,以必佳诺、多尼尔、意达、丰田、津田驹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和以经纬纺机、泰坦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均以配备直驱主轴的剑杆织机作为主推机型。从展会现场初步统计来看,主轴直驱的剑杆织机超过展出展品的半数。
再如史陶比尔和常熟纺机在本次展会上都展出了新型电子提花机,该提花机取消了织机与提花机龙头之间的机械传动杆,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单独、直接驱动提花机,与下面的织机实现电气同步。
同时,永磁同步电机以其响应时间短、定位准、过载能力强的特点在与开关磁阻电机的比拼中取得绝对优势。展会现场除了必佳诺剑杆织机主轴采用开关磁阻直驱之外,其它包含意达、多尼尔、泰坦、经纬纺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均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主轴驱动,预示着永磁同步主轴电机将成为剑杆织机的发展趋势。
6.智能化控制和专家系统代表了高档纺织机器的领先技术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平台的建立使得纺织机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减少了用工和人员精力损耗;专家系统的应用又为纺织用户提供了多种纺织工艺的解决方案和电气参数调整方案,有的还建立了专家数据库,方便用户调用,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纺织设备的使用。
如太平洋机电在保留细纱机技术方面长期优势的基础上,开发了新一代智能型电锭细纱机。该机采用单锭单电机传动,断纱粗纱自停,具有智能化纺纱专家系统,实现了更快速度、更高效率、更好纺纱质量,减少了用工。该“智能型电锭细纱机”给细纱生产管理和控制带来革新。
7.电气节能降耗技术是纺机设备的发展方向
当前纺织企业都面临能源消耗严重的问题,随着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和纺织厂的用电成本逐年提高的压力,节能降耗势在必行。减少用电量是当前研发新型纺织机器和纱线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研发节能控制系统,应用超高效节能同步永磁电机,使用新型节能电器产品是我们今后电气设计必须考虑的关键创新技术。在本届展览会上,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的共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制定的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是:到“十二五”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 2010 年降低 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0 年降低 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 10%。意大利纺机协会(ACIMIT)推出的“可持续性技术”项目,也正在朝着节能降耗、为用户提供绿色产品这一目标方向发展。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已在机械工业的所有范围内发起 Blue Competence(蓝色能效)的理念。蓝色能效将代表和定位那些具有满足目前和未来对于节能、原材料利用率要求的有能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机械生产商。
在全球纺织机械领域,能效的话题早已有之,在前 2 届展览会上,立达、欧瑞康等欧洲纺织机械设备生产商就列出一组组数据,证明其设备如何节能,并以低能耗作为卖点和特点。在本届展览会上欧瑞康苏拉推出的全新 Volkmann CT 福克曼康派的倍捻机将革新重点放在了节能方面,该机具有 eco-drive 节能传动技术及 eco 节能锭子,即使加工高支纱也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最高可达 40%。这个指标也成为本次展览会上公布的单机节能比率最高的设备。
但是,由于纺织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受原料、温度、湿度以及生产品种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同种纺织机械的能耗做出比较,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制定能效标准和能源标识,对提高纺织机械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用户的节能意识,是纺织机械生产商们的新责任与新机遇。
在制定和有效地实施能效标准和能源标识方面,德国纺织机械协会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德国纺织机械协会以及它的许多会员公司均已加入由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起的 Blue Competence(蓝色能效)的可持续理念,并在本届展览会上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介绍。
德国纺织机械协会依照 Blue Competence 标签概念的标准对机械能耗标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成本和收益进行考察。这一理念意味着机械设备及工厂结构是以智能技术的解决方案而达到生产更有效,资源更节约。
我国纺织工业属于高耗能、大群体机械化生产的行业。有调查显示,我国纺织企业整体所用的电机驱动系统运行效率比发达国家低近 20%。可见,加强设备的能效管理,进行设备的升级换代将成为纺织行业节能降耗极具潜力的领域。
【整理 编辑:汤丽华】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