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MAASIA+CITME2010:青岛纺机实施产品精进计划
今年以来,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客商盈门,虽然此前企业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红火的程度仍然超乎意料。因此在刚刚过去的2010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ITMAASIA+CITME2010)上,青岛纺机携近年来最新研发成果集体亮相,与其说是在为订单而战,不如说是在全力展示与纺织企业共谋升级的诚意与实力。
“在后危机时期,纺机企业面临的挑战并不亚于危机时期。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考验,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牢牢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创新和精进产品,不仅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更是中国纺机企业为促进纺织业提升发展应尽的职责。”对于后危机时期产品战略的重要性,青岛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冀新的认识清醒而高远。
棉纺系列设备推新不辍
近年来棉纺机械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迅速,国内外棉纺机械的研究开发无论是单机还是成套设备都围绕高效率、高品质、节能降耗、提高可靠性、简化操作和提高适纺性等方面进行。这既是企业近年来不断精进产品的着力点,也是青岛宏大人通过本届纺机展再次印证的事实。
今年,青岛宏大推出了诸多新型产品,其着眼点均是帮助纺织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减少用工数量、减轻工作强度和节能减排等。这些符合产业调整方向的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新品收入超过企业全部产品销售的80%。
比如,得益于高新技术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梳棉机核心部位——梳理区域的重大调整,青岛宏大在梳棉机的研制上实现了质的突破:JWF1209型梳棉机工作幅宽达到1.5米,梳理面积增加74%,配备国内首创的预牵伸系统、顺向给棉结构
与此同时,围绕着用户提质、增效、减本、稳定的需求,青岛宏大的传统优势产品自动络筒机也在不断地锦上添花。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SMARO自动络筒机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控制技术和元器件,对络筒工艺过程及纱路进行全新设计,机械结构简洁,电气智能化水平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由于牢牢把握住市场脉搏,青岛宏大清梳联与自动络筒机这两大棉纺设备不仅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而且走出国门。今年以来,企业这两大产品对东南亚、中亚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倍。
还有转速加快1倍但噪音大大减小、耗电下降40%以上的新型POVA短纤倍捻机。该机采用精确制导单锭电机、非接触式电子断纱检测装置以及先进的PAC控制器和WinCE操作系统,形成了高效、高质、高产、低噪、低耗、低维的六大优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POVA倍捻机最新倍捻单元由高效节能的直流无刷电机直接单锭驱动,替代了传统的龙带式传动,最高速度可达到15000r/m,锭速差小于0.2%,有效控制了捻不匀率;优化简洁的传动凸轮箱、带电磁离合器控制的防叠装置,以及可用于松式纱卷绕的蠕动装置运行平稳优良,是提供高质纱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非接触式电子断纱检测装置,可显著减少毛羽的产生;采用电磁阀控制实现断纱自停和筒子延时抬起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纱线筒子成型质量;先进的PAC控制器和WinCE操作系统,可实现在线检测和智能化统计分析、故障分析,工艺参数设定方便快捷。
羊绒梳理技术开花结果
在长
“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将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羊绒产业不断升级起到重要作用。”冀新说。
2009年初,由青岛纺机研发的国内首条1.5米宽幅羊绒联合分梳机生产线在青海嘉年绒业有限公司顺利投产。通过半年多的连续使用,青海嘉年绒业对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的1.5米宽幅羊绒联合分梳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为国内羊绒产业上产量、上质量、上规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5米羊绒梳理机填补了国内羊绒梳理方面的空白,对企业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增加利润以及节约空间产生了综合效应。青海嘉年绒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永忠说:“是青岛纺机的宽幅联合分梳技术,确立了我们企业技术与工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技术装备基础,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非织造设备瞄准“国内第一”
作为老牌梳棉机生产基地和国内首家成功自主研发自动络筒机的企业,青岛纺机始终警醒自己要把危机感转化为创新的动力,由此巩固自身原有的产品优势,努力谋求对未来市场的掌控权。非织造设备正是青岛纺机产品战略中“瞄准未来”的一项长线投资,目前青锋牌非织造布成套设备已成为青岛纺机的主导产品之一。
早在1998年,青岛纺机就看准了非织造产业的市场潜力,重点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