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纺机网>选型中心>粗纱机>正文
  • 打印
  • 字号
    • 12
    • 14
    • 16
  • 收藏

HFV-5(PRS)型高速精纺末道粗纱机

天津OKK机械有限公司

2011年09月20日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公司名称:天津OKK机械有限公司

HFV-5(PRS)型高速精纺末道粗纱机
 
     近年来,为开发轻薄型产品,精毛纺业出现了一个强烈的纺细支趋向纱,对60支、80支以及更细毛纱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对影响高支纺纱质量各因素的研究和探索也空前繁荣,涉及原料、工艺、设备、操作、环境等方面。中国精毛纺行业在前纺工序的高支纺纱探索中,在末道粗纱机的选择上遇到了一个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国产FB441针圈粗纱机由于技术的落后及关键部件制造水平的差距,在80支以上的高支纱中,轻出条的条干质量较难控制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从欧洲进口的精纺末粗,由于中国原料及工艺与欧洲的差异,生产出条0.20g/m以下的纱条也很吃力。
    中国精毛纺业在原料与工艺上现状━━
    首先在原料方面纤维平均细度、平均长度及其离散度方面较欧洲精纺时使用水平差距很大。如欧洲精毛纺60支纱时使用19-20μ纤维细度的毛条,单纱纤维根数40-44根,而在中国则普遍使用20.5-21.5μ纤维细度66支毛条,单纱纤维根数34-38,且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巨大改善,必须随着中国成品地位提高价格上升逐步提高。
其次在工艺方面,一般认为复精梳、前纺梳理纺纱、筒并捻三个工序是解决纺纱质量的关键,而在中国精毛纺企业中复精梳绝大多数仍为国产设备,尚未大面积更新换代,前纺及筒并捻已有相当数量的引进设备。在这种原料状况及工艺条件下,纺高支纱时对前纺工序的压力较大,如在前纺六道工序各机台的选型配置时不加以特别考虑和设计,所纺高支纱的支数和品质是很难控制的。
HFV-5(PRS) 型高速精纺末道粗纱机便是在此时由天津OKK机械有限公司从日本OKK引进到中国市场的。因此,该机型技术引进的消息一经纺织报发布,便引起国内精毛纺业的广泛关注。
    下面对HFV-5(PRS)型高速精纺末道粗纱机作一简要介绍:
一.HFV-5(PRS)型高速精纺末道粗纱机的主要特点
   1.立式垂直输出形式 (1974年由日本OKK在世界上首先倡导推出)
    前些年各国粗纱机均采用卧式结构,但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精毛纺业出现了明显的使用立式粗纱机的倾向,各制造商的纺高支纱优秀机型也多采用立式结构,主要认为在出条较轻时,沿重力方向输出,产生意外牵伸的机会少些,并且由于现在立式粗纱机上的各种清洁吸风装置的完善,基本不会产生前些年认为的立式粗纱机毛羽下落到毛球上影响纱线质量的问题。
    此外,立式结构还在方便操作、减少占地面积方面具有非常的优越性。
    (1).立式粗纱机的条筒或毛球喂入架设计在机台操作侧,避免了卧式粗纱机挡车工车后侧喂入、前侧输出操作上的不方便,且减少了占地面积。
    (2).立式粗纱机的牵伸、搓捻等关键部件,由上而下都呈现眼前,为挡车工、保全工、修机工提供了极大的操作方便
    2.采用针圈+气泡罗拉的牵伸方式(PRS型)
     目前世界上粗纱机共有三种牵伸形式:

[1][2][3]下一页>>
关于纺织机械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