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最好
朱鹏是江苏省行业领军人物之一。他坚信“有条路就会闯出一片天”的理念。于是,他每天都在自己的快节奏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路。
朱鹏曾经有过要做棉纺成套设备的想法,东飞马佐里产品的重点应该是细纱机、精梳机、络筒机方面做精做强,细纱机是东飞马佐里的优势产品,精梳机是借助意大利马佐里的技术优势,而络筒机是在欧洲最高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创新。
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发展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越是在某一个领域内享有盛誉的百年老店式的企业,它的产品往往越比较单一。比如,卡尔·迈耶的针织设备、欧瑞康的化纤设备、特吕茨勒的梳棉设备等。朱鹏长期战略的目的,都向我们展示出他这方面的成就。
朱鹏在心里给自己描绘了一幅蓝图,那就是首先要把东飞马佐里由纯粹制造型企业变成科技创新型企业,然后再由科技创新型企业变成科技创新产业型企业。而现在,东飞马佐里正在这个路上高速前进。“我不去强求我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但我所有的产品必须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朱鹏自信地说。
升级之外无路可走
今年许多纺机企业都在抱怨生意不好做,但朱鹏并不这么认为。2011年,集团实现销售22.6亿元,完成利税7665万元,出口交货值位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各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他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纺机生产企业也要相应作出调整,企业更应该在提高产品档次和设计水平等方面上多下功夫,更该加强高效、省工、低耗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纺机行业到了该彻底升级的时候了,仅仅转型已经起不到作用了。如果继续保持过高的产量增速的话,那么只会出现做的越多、亏的越多的局面。也正是这个原因,去年我们公司主动将产量降下来了。”朱鹏淡定地谈道。
虽然,整个行业十几年前就在一直在探讨转型升级的问题,但实际上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士和企业确是少之又少。而今天,升级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不转型升级或许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另一方面是下游人力成本负担骤增,之前企业的微薄利润在上下游成本夹击的罅缝里已经荡然无存了。
不得不承认,朱鹏是一个很会算经济账的企业负责人。“以前,大家都在喊要减员增效,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其实那时人力成本很低,减员增效并不能带来什么收益,相反,我认为当时该增员增效,起码人员多了,产量可以上去。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力成本太高了,那么就一定要实施减员增效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1万纱锭需要80个人的话,一个工人保险加工资按照一年5万元计算,假使通过技术改造,企业万锭用工可以减到20个人的话,仅减少60个人的工资、保险费用,一年就可以节约300万元,两年就是600万元。有这600万元,再加上金融部门的帮助和国家的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就够了,同时企业的管理成本还可以节约。“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就一定要上高档纺机产品,因此,我们认为,纺机产品升级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朱鹏自信地补充道。
定位高端聚集产业优势
我们经常会考虑一个问题,中国的纺机研发水平某种程度上并不次于国外知名企业,但为什么生产的纺织机械产品却长期在中低档间徘徊?朱鹏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持续投入的可持续不够、研发的底蕴不足。
意大利康茂胜·马佐里公司和朱鹏合作已经有十几年了,目前这种技术交流依然还在继续,这在国内也是一个少见的较为成功的典范。朱鹏最清楚,技术交流给他带来了什么。准备在201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 亚洲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的新型细纱长车和细络联就是他们技术联姻的结晶。
朱鹏未来的目标是做引领世界纺机技术的集团公司,他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单靠自身造血功能是远远不够的,他计划今后一段时间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把集团现有55亿元资产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并将其全部用于纺机产业,那将会对东飞马佐里公司带来一次重大的变革。
美国“苹果”能够由濒临破产做到引领世界潮流,韩国三星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能够做到世界领先,都充分展示了企业发展软实力——“人”的重要性。前者是因为出了一个天才人物乔布斯,后者是因为有大量的日本技术工程师的加盟、指导。朱鹏深深认识到了人才软实力的重要性,他聘请了几十个专家,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专家两三年可能不一定会出成果,但朱鹏信心百倍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样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做起来是要有很大的代价的。目前,东飞马佐里纺机公司正在积极推行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加快高新产品研发、不断提高核心专利数量、提高专利转化率。时至今日,公司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率达到90%,主导产品环锭细纱机已经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朱鹏用了30多年时间找到了一条走向世界高端的绿色通道,那就是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和创新,而升级、创新反过来又激发他的公司迅速长高变壮……
客服热线: 技术支持: | |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 |
展会合作: 纺机采购: 传 真: | |
邮 箱: 版 权:Copyright © 2011 纺织机械 WWW.TTM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