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我国纺机工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正在以超常规的跳跃式发展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短短六年,公司就已坐拥全国棉纺织细纱机市场三分之一的天下,成为中国纺机行业的一匹黑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续刊登三篇文章分别从改制、合作、发展三个不同的侧面探析企业的成功之路。 同众多国有企业的发展道路一样,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原东台纺机厂,到1995年已经进入彻底亏损,厂子全部抵押出去,拖欠银行贷款700多万,并背负亏损6000万元的沉重包袱,1000多名工人领不到工资,职工情绪激动,企业动荡不安。通过在全市干部中的层层筛选,东台毛纺厂厂长朱鹏临危受命接收了这个烂摊子,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企业基本保持了平稳运行,但四年前曾以技术科长身份离开东台纺机厂的朱鹏深知这个企业的痼疾在哪里,是观念,是机制。 朱鹏以大胆的超前思维,开始了对东台的第一次“手术”。改制从1998年开始,东台纺机厂从集体所有制改为职工持股,企业实行产权转让,全厂483名股东持股101.2万元,职工和企业共同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风险,东台纺机厂走出了产权改革的第一步。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改制虽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权属性,全厂职工的持股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人人都管,实际是人人都不管,企业发展并没有起色。1999年12月,东台改制动了第二次“手术”,企业实行经营者持大股,产权集中,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全面推开,15个科室缩减到5部3室;人事改革破冰前行,中层干部全部竞聘上岗,由原来的46人精简到16人;分配实行岗薪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创造力,原来铸工车间月产只有60吨,改革后一下提高到300吨,当年职工最高月收入达到1800元。 经过多年市场洗礼,企业决策人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进行新的投资的最重要市场,企业必须要形成规模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取胜,而最简捷的办法就是和国际知名企业联手,借势发展。2000年8月,东台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经过多轮考察选择,东台纺机和著名的意大利康茂胜控股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马佐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从此企业进入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新时代。200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是1999年合资前的8.5倍。 到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马佐里(东台)计划要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完成利税过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出口3000万美元。
中国纺织报 胡晓玉
客服热线: |
![]() ![]() ![]() ![]() |
新闻热线: |
|
展会合作: |
|
邮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