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球经济全面衰退,而中国经济则仍保持了GDP7%-8%的高增长势头,其中工业经济增长为9.9%,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中国经济之所以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与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为主有着直接关系。但是,纺织行业由于具有对外依赖度高的特点,国际经济对其的负面影响较大,与全国工业部门经济增长状况出现反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度排序由2000年全国第五跌至第九;二是由2000年的增利行业变为减利行业,2001年1-10月纺织全行业减利11.75%,而同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利41%,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增利33.3%,烟草加工业增利39.6%,冶金行业增利35.1%,煤炭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7.8亿元。此外,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反差还表现在,2001年现价产值、增加值、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的增幅,比2000年同期该项指标增幅回落了15%-20%。
从2001年行业的地区经济运行形势来看,浙江省可谓中国的“一枝独秀”。2001年1-10月浙江纺织品服装出口73.03亿美元,居全国第二,比上年同期增长22.23%;而名列全国行业前五位的其它省市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出口分别增长-11.03%、9.87%、4.51%、10.66%。2001年1-10月浙江纺织实现利润62.97亿元,占同期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3,比上年增利11.24元,新增利润水平全国第一。据此分析,浙江对2001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的贡献最大。
曾记得,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纺织行业出口形势严峻,并落入负增长的局面,但浙江却保持了较高的出口增速,逆流而上。2001年国际经济又不太景气,国内2/3以上的省份出口滑坡,而浙江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原因何在?分析认为,民营经济“红火”发展、块状经济特色优势、市场与产业互相联动、踏实与敢干的企业家精神、开明到高明的政府体系,共同构成了浙江纺织业取得成功的经验结晶,非常值得业内深入研究和总结。与浙江相比,相当一部分省份尤其中西部地区出口、效益出现大面积下降,2001年1-10月,中西部将近20个省区纺织呈现负增长和全行业亏损,外部的市场环境相同,却与浙江纺织经济运行的结果完全不同。看来,中西部地区需要尽快从浙江纺织工业发展经验中获得一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不然反差会越来越大。(作者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