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中国加入WTO的同时“狼”也就进来了,听起来令人生畏。可是,山东聊城金江纺织品公司的吴总经理却信心十足地说:金江公司在国际市场驰骋了10年,有了一定的国际贸易操作经验,我们敢于与“狼”群共舞。
10年前,生产粗纺呢绒的金江公司,生产能力为180万米,产品全部靠国内市场消化。因产品季节性较强,一般都是上半年员工放假,下半年开工生产,经济效益始终平平。1992年,金江公司领导班子开始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大胆闯国际市场。经过10年漫长而艰辛的探索,金江公司终于走出了一条通往国际市场的阳光之路。
对外贸一窍不通的金江公司,从依靠各地外贸公司起步,经受了很多磨难之后,逐渐积累了生产、谈判、签单、报关、信用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摆脱了半年开车、半年闲的困境。可是,通过各地进出口公司这个中间环节,所获利润极其微薄。金江公司决定要“两条腿”闯世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当年经过努力提前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在此基础上,他们从社会选拔了一批外贸经营人才,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成为操作国际贸易的能手。现在,金江粗纺毛呢在日本、俄罗斯、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长期友好的贸易伙伴。
谈起金江公司生产出的高质量产品,真是来之不易。当年为了拿到外单,将产品送出国门,公司从设计人员到挡车工,从检验到最后装箱,全体职工细心了再细心,生怕出半点纰漏。当产品经过最后的检验,全公司员工都兴高采烈地盼望外方验货装车时,谁料挑剔的日方代表逐件逐匹的验货,验一匹摇摇头,查一件摆摆手。金江人说,我们的产品质检后,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而日方说,我不管什么国标,只要符合我的标准就行。眼看着大伙的心血付诸东流,金江人忍了,他们决不相信日本人能干出来的产品,中国人干不出来。
经过几次曲折,金江人开始按照国际质量ISO9000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选毛、染色到加工制作,每个环节有专人负责到底。为了防止飞毛串色,每台机器采用塑料薄膜隔离开来,重点保护。经反复的实践再提高,金江的产品在国际上获得很高的信誉。1998年公司通过国际质量ISO9000认证,日方一家服装公司的董事长拿着金江公司生产的淡雅超薄面料,对自己的下属连声喊道:就要这样的 事后这位董事长每年来金江公司拜访一次。
在出口贸易越做越大的同时,金江公司培养锻炼出一支敢打国际品牌的特种部队。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大客户,呈现出一个新特点,订货品种多、批量少,往往是一个客户下十几种产品订单,一种花色仅要1万至3万米。这就需要企业克服生产上改工艺、换原料、改机台等一系列的困难。这一切金江人已经习惯了,现在一个车间里同时生产上百个品种,照样井然有序。从1996年至今,从没有因质量和交货期的问题给外商造成损失。2001年,金江公司粗纺呢绒出口达100多万美元,占总产量的40%,公司的经济效益日益增长。
金江公司分析入世后的发展趋势,认为对金江公司而言,肯定利大于弊。原因有四:一是在十年的国际贸易中,许多繁杂艰巨的困难都闯过来了,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经验和充分的准备。二是加入WTO后,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可以在国际市场上选购质优价廉的原料,降低产品成本,使产品在国内外更具竞争力。三是金江人自我分析找不足,将海尔的管理方法在全厂推广,向现代化管理要效益。四是金江公司拓宽新思路,在原有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第二个对外贸易新机构,专门负责开辟国际市场新客户,使公司在入世后路子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