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并表示,2001年度,在产量和需求量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国棉花供求基本平衡,价格相对平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和棉纺织品出口。尽管2002年度我国棉花减产,国际市场棉花产量也略有下降,但由于库存量过大,2002棉花年度棉花供给相当充裕,可以满足纺织工业发展对棉花的需求。
2001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棉花丰收。2001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200万亩,比上年增加1139万亩,增长18.8%;产量10640万担,比上年增加1840万担,增长20.4%。总产量是历史上又一次突破1亿担。二是需求大幅度增加。由于本年度纺织品出口形势较好,全国纱产量达到75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预计纺纱用棉量将突破1亿担,比年度初预计增加1000万担左右。同时,棉花出口量也比上年大幅度增加。三是收购价格总体平稳。棉花收购价格前期约为380元/担,中期为340元/担,后期为370元/担,年度平均收购价格为360元/担左右。四是保持了棉纺织品出口竞争力。为了应对入世后的冲击,按照保持国产棉市场交易价格低于进口棉成本的原则,加强了宏观调控,保持了我国棉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力。五是新棉实现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仍然是棉花收购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约占全社会资金供应量的60%。目前2001年度收购的棉花已基本销完,均实现了顺价销售。本年度棉花企业不会出现新的亏损挂帐。
目前,2002年度的棉花产销形势已经基本明朗。一是棉花产量减少。由于市场供求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预计今年棉花总产量9200万担左右,比上年减少1400万担,减幅达13%。二是棉花库存比较充裕。目前,我国棉花库存仍有4000多万担。三是资源总量仍可适应各方面需要。2002年度国内棉花资源总量(总产量加上库存量) 为1.32亿担。根据今年纺织生产情况,预计2002年度棉花需求量10800万担以上(其中,纺棉1亿担,絮棉、农民自留棉和其他用棉800万担),与新棉产量比较有1600万担缺口,但考虑到棉花库存量较大,棉花资源总量仍超过国内需要量。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3年将发放棉花关税配额1700万担。这也将对国内市场棉花供给产生较大压力。
国际市场棉花资源也是充裕的。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8月份最新预测,200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3.83亿担,比上年减产5000万担。但期初库存2.13亿担,是历史最高年份之一。最近国际市场价格有所上涨,8月23日利物浦棉花价格A指数每磅49.3美分(折人民币每吨9000元左右),但由于库存量较大,上涨空间有限,期货价格仍比较稳定。8月23日纽约棉花期货交易所10月份棉花期货合约价格每磅43.8美分(折人民币每吨8000元)。
总的看,尽管今年我国棉花减产,国际市场棉花产量也略有下降,但由于库存量过大,2002棉花年度棉花供给相当充裕,可以满足纺织工业发展对棉花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