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纺织品,是指产品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整个过程对环境或人的影响最小的纺织品。国际贸易中,有关国家对纺织品的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这已成为限制和阻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技术壁垒。为保护我国消费者的人身健康,也为入世后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家已发布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制》标准,并将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绍兴县作为纺织大县,同时也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县,为适应有关国际市场的需要,更快地融入国际大家庭,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加快纺织品出口大基地建设,在全县掀起绿色科技新浪潮,使绍兴的纺织品更加安全、卫生、环保,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的潮流,无论企业、政府都应有发展绿色纺织技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那么,绍兴县的纺织品离绿色到底有多远?企业对纺织品的安全卫生要求认识如何?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去年年底,绍兴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此展开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对象涉及绍兴染整、印花、植绒企业和部分服装加工企业,产品包括染整布、印花布、植绒布、摇粒绒等化纤混纺织物。经过走访 100余家企业,抽查样品121批次显示:绍兴县植绒布的甲醛含量较高,抽查的5只样品中有4只不合格,合格率仅20%,4只植绒布的甲醛含量超过300mg/kg,最高的达900mg/kg(国家标准的要求是;婴幼儿用产品不大于20mg/kg;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不大于75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室内装饰用产品不大于300mg/kg)。有20只样品的甲醛含量在100mg/kg以上300mg/kg以下,85只样品的甲醛含量小于100mg/kg,还有11只样品检测不到甲醛。如果产品是做外衣或用于装饰的,不直接接触皮肤,那么此次抽查的合格率是96.7%,说明绍兴县纺织品的甲醛控制基本符合国家即将实施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符合入世后的国际贸易要求。
调研中还发现,绍兴县纺织业有两个领先,一是意识领先,大部分的企业负责人对环保认识比较充分,意识强,特别是一些搞外贸的企业;二是控制效果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工艺改进,对甲醛成份的控制做得比较好,已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音, 如有些企业就认为这种要求是政府行为,是外商的要求,还未能意识到这是一种大的趋势,未能意识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显得主动性不够。部分企业甚至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到底有多少甲醛含量心中无底,还不能对有害物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实施有效的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