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伟民)“日出万丈绸”是绍兴县在隋唐时就有的美誉。今日,绍兴县民营纺织企业正以年产20万米、年印染30万米织物的骄人业绩,称雄全国。
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绍兴县现有个体工商户22,937户,私营企业2594户,注册资金36.42亿元,年销售额295.39亿元,其中800多家民营纺织企业占据了80%的销售份额。今年以来,该县民营企业继续保持着10%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绍兴县民营经济最大的特色是发达的传统纺织业。1992年以前,该县靠有梭织机打天下,6万余台有梭织机创造了巨额财富,也抢占了相当的国内市场份额。当时该县能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前列,有梭织机功不可没。但进入90年代后,这些织机效率差、生产的产品质量低等弊端渐渐显露出来。于是,全县共投入巨资150亿元用于更新设备,到目前为止,已淘汰有梭织机3万台,引进各类无梭织机2万多台,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实行了无梭织机的改造和配套,使产品从低档次向高档次、高附加值转变。
大规模、快节奏的“无梭化”技改浪潮,使绍兴县民营纺织企业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纺织业30年才走完的路程。技术创新使该县民营纺织业占领了国内化纤行业的制高点,很快使传统纺织业从夕阳产业走向朝阳产业。
为促使高档设备织出高档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该县民营纺织企业又着力引进CMS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进行科学技术改造。目前,全县已有120多家民营纺织企业推广应用CAD技术,其中10家为CAD应用示范企业,3家为全国CAD推广应用优秀示范企业。CAD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缩短了产品翻新周期。现在,一家民营纺织企业一旦看好一只产品,就可以“3分钟出小样,3天上市场”。
由于有了世界一流的纺织设备和CAD等高科技技术,目前绍兴民营纺织企业已经能够生产出国际上流行的一流纺织产品。该县金舟集团从上海东华大学引进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阳离子EDDP可染丝”项目,很快开发成功,在全国纺织品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绍兴第三纺织厂通过麻丝、化纤丝强捻混纺;在全国领先一步推出了透气性、悬垂感超群的新款麻纱布,在国内刮起了一股“麻纱”旋风。浙江亚太轻纺集团开发的“雕花”布,利用防拔技术,使每米布的附加值比原来增加了10元左右;另一种“金银花”布,只是通过高科技特殊工艺在印染中加入了金银粉,其每米的附加值就增加了3元。据初步统计,到2002年2月底,该县民营纺织企业已开发出省级以上纺织新产品1600余只。
前有大市场,后有好工厂。有亚洲最大纺织品集散中心之誉的中国轻纺城,是绍兴县民营经济的又一特色。该市场目前有1万余个经营摊位,集聚了3万余个私经营户,他们对于绍兴县民营纺织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正是依托市场这个龙头,绍兴县民营纺织企业才能“前门捕信息,门后抓生产”,也正是因为有了轻纺城,民营纺织企业的产品才能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中国轻纺城历经10余年发展已“弟妹成群”,另一批专业市场,如服装市场、鞋革市场、皮件市场、小商品市场、灯具市场、服装辅料市场、装饰材料市场等迅速在中国轻纺城内崛起,其中的中国轻纺城纺机市场是全国第一家常设性规范化纺机专业市场。
随着WTO的加入,中国轻纺城为与国际纺织市场迅速接轨,已有612户个私经营户做起了纺织品出口生意,其中33家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总注册资本达1.3亿元,目前每月的出口额已达到1.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