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纺织业拓展会日前建议政府,两岸入世后应利用彼此的互补性,如祖国大陆的天然原料,台湾的强势化纤原料、高级布料与染整技术,做不同地区的投资经营,以两岸分工方式进行产品整合,以适应入世后及2005年后两阶段的冲击。
纺拓会指出,两岸入世后彼此将逐步开放市场,台湾产业也将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建立两岸纺织产业的互补关系,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两岸入世后,台湾不能限制祖国大陆纺织品进口,内销必须用台湾主料的规定也将取消,此举将造成台湾内销厂商直接在大陆购买主副料,对台湾供应下游产业的纱、布及原料厂形成连锁冲击;若全部使用大陆原料,金额高达新台币49.4亿元。
因此纺拓会建议政府应加强协助业者海外拓销,并建立及强化两岸纺织业的互补性,如台湾发展上游化纤原料、长短纤成品布;祖国大陆发展短纤系列坯布及成衣加工;另外也应尽快开放三通,让两岸纺织业互得其利;最后应集中资源,协助染整业提高竞争力。
由于台湾与大陆纺织业要维持互补关系的关键产业在染整业,若台湾染整业无法大幅提高竞争力,染整业势必加速进入祖国大陆,台湾染整业就会面临大陆的削价竞争。因此政府应增加外劳比例、优先推动替代役或国防役、增加染整科专计划、引进欧洲高级设计人才及祖国大陆纺织高级人才来台。□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