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靖芳)今年春节过后,绍兴县一些纺织企业的机修工成了“香饽饽”。一时间各厂之间展开了“抢员大战”,机修工的身价也急剧上扬。
绍兴县钱清镇新甸一带是纺织厂比较集中的地区,该村某纺织厂经过十几年奋斗后,如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该厂共有12名机修工,但早在正月初五前,就有4名机修工提出要跳槽到新开的纺织厂工作。一听这消息,老板急了,没有机修工如何开工?迫于无奈,该厂只好推迟开工时间,由原来的正月初八改为正月十二。同时到机修工家中做工作,最后总算留住了其中的三位。
这位老板说,机修工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是一个优秀机修工的培养需要两三年时间,而这一工种又脏又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涉足。原本机修工就很紧缺,现在纺织厂一增加,更是“僧多粥少”,于是一些新开厂老板就以高薪为诱饵,挖走机修工。现在每位机修工月工资平均上涨了四五百元,就连挡车工的工资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他估计,在此情形下其他技术工的工资也得涨,比如吃百家饭的穿棕工,流动性大,每到新品开发时,非用不可,如今纺织厂一多,到时他们肯定炙手可热。
绍兴县其他纺织厂密集区也存在着相同的情况。像华舍新厂极少,但是现在许多老厂扩建,机修工的工资大幅提高,有的竟然翻了一番。
据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国入世后,一些企业家看好纺织品前景,纷纷加入到这一行业中,老厂则扩建厂房,购买纺织设备,准备“扩容”。就新甸一带,新开的和新增设备的纺织厂就有四五家。据粗略估算,这一带的织机比原来增加了五分之一。
对此,一些有远见的纺织业人士面露担忧之色,面对入世,纺织企业不应盲目乐观,更忌一哄而上,以免到时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