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纺织全行业经济形势“销售不顺”是一个明显特征,企业的日子比上年难过了很多。国家统计局的一组数字显示,2001年1至10月份纺织全行业化纤、纱、布、丝织品、服装大类产品分别同比增长17.37%、6.99%、3.98%、11.7%、10.27%,但总体的销售收入、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增幅均低于现价产值增幅,产成品增长高出产值增长2.7个百分点,应收帐款净额同比增长8.85%。服装、化纤、棉纺为上年三大创利行业,而2001年服装行业依然看好,但后两大行业遭受挫折,呈现大幅减利。据国家统计局数字,1至10月规模以上棉纺企业减利13.3亿元,化纤减利31.2亿元,严重抑制了全行业经济效益的来源。而从2001年行业的地区经济运行形势来看,浙江省可谓“一枝独秀”。
1至10月浙江纺织品服装出口73.03亿美元,居全国第二,比上年同期增长22.23%,而名列全国行业前五位的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出口分别增长-11.03%、9.87%、4.51%、10.66%,浙江的业绩最好;1至10月浙江纺织实现利润62.97亿元,占国内同期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3,比上年增利11.24亿元,新增利润水平全国第一。可以说,浙江对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的贡献最大。为什么浙江纺织能够“一枝独秀”,经得起市场经济风风雨雨的考验?我以为,民营经济“红火”发展、块状经济特色优势、市场与产业互相联动、踏实与敢干的企业家精神、开明到高明的政府体系,共同构成了浙江纺织业取得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与浙江相比,相当一部分省份尤其中西部地区,纺织出口、效益出现大面积下降,1至10月中西部将近20个省区呈现负增长和全行业亏损,外部的市场环境相同,却与浙江纺织服装经济运行的结果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