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是环保等技术壁垒,获得生态纺织品认证,无疑将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赢得通行证。
就中国庞大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生态纺织品认证显得较为落后。据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驻中国代表机构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统计,截至2001年6月30日,该公司上海办事处共在中国颁发约180张证书。在这180张证书中,占相当比例的是外贸出口企业及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而纺织行业中的上游企业———原料商、面料商、印染制造商、辅料商等却少有积极申请生态纺织品认证的。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近年来,亚洲地区生态纺织品认证工作有了一定进展,亚洲地区纺织品出口对欧洲市场的依赖性决定了生态认证在亚洲有不俗的发展。亚洲的生态纺织品认证开始于1996年。当时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瑞士成员机构在中国香港地区设立办事处,为这一地区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提供服务。从那时起,亚洲的纺织界开始了解到生态认证,到今天亚洲地区的生态认证证书已经占到全世界的1/3,可见发展速度之快。但是如果与整个亚洲庞大的纺织制衣业相比,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亚洲的纺织业在进行生态纺织品认证方面存在着青黄不接的局面。由于环保认证的要求主要来自欧洲买家,而直接面对欧洲买家的主要是出口商、成衣制造商等,而并非其背后的面料、辅料、印染制造商。出口商、成衣商很难去说服对方参加认证,除非订单的数量很大,或是有连续的订单。所幸的是亚洲地区逐渐有越来越多的面料、辅料和染整企业看到了生态纺织品认证带来的机遇,他们已开始积极主动地去获得产品认证,并以此作为向客户宣传的资本。
近年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陆续在中国的香港和上海、日本、韩国设立办事处,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更快地加入到生态纺织品标签计划中来。自2000年以来,生态纺织品认证在亚洲得到了广泛推广。香港作为亚洲的自由贸易港,保持了一贯的发展势头,在纺织品生态认证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日本的NISSENKEN在2000年初获准成为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成员机构,并在日本市场开始采用纺织品生态标签。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生产厂商也十分活跃,成为生态纺织品认证在亚洲的增长点。
与周边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纺织服装企业的庞大与生态纺织品认证的发展速度较慢十分不协调。已获得证书的这180家企业由于接触国际市场比较多,因而申请生态纺织品认证比较积极。国际市场上的生态纺织品要求已经引起了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已制定了生态纺织品标准,用来评选国家优质产品。他们已认识到生态纺织品认证是纺织服装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进军国际市场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