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使人们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的期盼日益高涨,因为我国是世界纺织品生产与出口的大国。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纺织品出口产品中受限国别最多、受限产品范围最广、受限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从这个角度看,入世后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纺织类上市公司拉开了走出国门的大幕。
从目前来看,促成纺织类公司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同时有利于我国纺织企业绕开贸易壁垒积极拓展配额市场。例如华源股份利用募集资金,与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墨西哥建设一个10万锭的棉纺厂。该棉纺厂总投资9600万美元,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也是中墨两国合作的最大项目。该项目设计年产各类纱线1.4万吨,产品主要供应北美市场以及欧盟、南美市场。华源股份还将缅甸棉纺项目转移到泰国建设,并在泰国建设3万吨柠檬酸项目,两项建设共涉及资金5867.8万美元。对于将柠檬酸项目选在泰国,是因为泰国拥有充足的原料(木薯),可以有效降低柠檬酸的生产成本。同时,产品也可以直接销往国际市场。
二是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并据此探索国际市场。茉织华曾出资870万美元,在约旦投资设立服装厂,由此享受当地政府免税和产品出口美国免进口关税、免被动配额等优惠政策,从而使得公司产品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美国市场。
三是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日益低迷而走出国门。例如,主要从事拉舍尔毛毯和精纺呢绒生产销售的湖北迈亚,受国内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经过市场考察,公司认为巴西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于是决定出资80万美元与巴西快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合作合同,共同设立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的巴西迈亚股份有限公司。该子公司成立后,主要从湖北迈亚进口毛毯坯布,加工制成毛毯后主要在巴西当地以湖北迈亚的毛毯品牌“仙桃”进行销售,为此,湖北迈亚对其按销售额的2%收取无形资产使用费。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走出国门的纺织类上市公司为数尚不多。一般而言,大多集中在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的企业,投资的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努力无疑对改变我国国际投资严重不对称的现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