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为国内最大服装生产企业的宁波雅戈尔公司和日本客商联合投资1亿美元,筹建一个纺织工业城,宁波市政府为把这一支柱产业的新成果留在本地,为雅戈尔提供了很优惠的条件和廉价的土地,纺织城占用面积高达500亩,而雅戈尔一直引以为豪的服装工业城仅占地350亩。第一期工程将在2002年5、6月建成,完全建成后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产品以自用为主,也有一部分可供内销和出口。
据公司的严海平先生向记者介绍:雅戈尔对面料的要求很高,很多国产面料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了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现在每年采购面料金额约为5、6亿元,还要花近一千万美元进口面料,很多利润被中间商赚去了,而纺织城的建设将解决原料供应问题,确保“肥水不流外人田”。
雅戈尔总裁李如成先生认为,建设纺织城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本企业的面料供应,更重要的是国内服装市场有限,生产能力已大量过剩,雅戈尔的服装生产能力很强,不能再重复上服装生产线了。企业要扩张、要升级、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就要向纺织业的上游——纺织品、面料生产发展。这种思路是符合国际纺织业发展潮流和趋势的。中国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孙瑞哲说,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其不断外移,德国、意大利、中国台湾的纺织业已经从以成衣出口为主转换为以纺织品出口为主,中国(大陆)一直把成衣作为纺织出口的主要方向,而现在应当逐渐转移,生产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的面料、纺织品,实现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的升级换代。
由于服装业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纺织品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兼而有之的产业,所以,对中国纺织业而言,向上游发展是必由之路,雅戈尔的实践很具有超前眼光。但具体到一个企业,做这样大的投资是否必要,就值得进一步讨论了。目前,业内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由于短期内很难收回投资,雅戈尔冒的风险太大。二是一个企业有无必要自身建立起完整的生产链?象京城涮羊肉名店“东来顺”那样,自己养羊,自己种粮、种菜、生产烧饼、调料,成立白铁厂生产火锅,搞一个上中下游兼备的生产线,万事不求人,是否合理?由于现在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自身建立一个自己自足的独立王国不太可能。而胜者通吃,什么利润高就做什么并不现实,多元化经营没搞好反把自己搞垮的例子不少,象史玉柱的巨人企业投资房地产,最后彻底垮台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有关专家认为,各国民族工业都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在德国、日本有产业政策厅,专门负责大中型企业的投资引导和行业整和,以扶植企业变大变强,保持市场份额,获得出口优势。听任企业自生自灭,并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准确理解。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日前指出: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中国的纺织企业要高瞻远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完善产业链,以增强团队优势,上下合力,共同提高行业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得到政府支持的雅戈尔的实践或许可以为整个纺织业的升级改造探索出一条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