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望达到6200亿美元,将跃升世界第五位
2、2002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增幅21%,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
3、2002年前11个月中国贸易顺差272亿美元,近年来首次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正拉动
岁末盘点,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在世界贸易排行中,中国跃升到了第五位,对全球市场的贡献额第一次达到4.5%。
这是一份出色的成绩单:2002年,中国外贸拥有高达62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拥有高达21%的增长。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报告分析:2002年国际贸易的增长只有2.1%。21%比2.1%,也就是说,在贸易增长上,中国贸易是国际贸易增速的10倍。
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首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使我们的商品结构发生了优化,表现在今年的出口当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推动今年出口高速增长的亮点之一。
2002年前三季度,中国高新技术出口同比增长45.7%,而1-11月份,机电产品进出口在全国外贸中所占比重首次过半,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上升到同期出口总额的48.2%。
在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传统商品出口也增长强劲。2002年1-10月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了14.16%。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一增长主要来自纺织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由于配额的减少带来了增幅只有1.35亿美元。而我们整个2002年1—10月份增长的幅度是62亿美元,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增长这么高呢?我们国家采取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特别是由于中央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用财政债券支持我们企业技术改造,使我们纺织品国际竞争力逐年大幅提高。
在2002年纺织技术改造的热潮中,国内最先进的无梭织机、工业缝纫机等出现了多年未有过的脱销现象;1-10月份,购置国外先进纺织设备的资金也达到破纪录的26.7亿美元。
2002年中国外贸逆势而上、强劲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实施免(税、)抵(税、)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简化通关手续,加快通关进度;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积极运用世贸规则保护国内企业的正当权益,在政府指导、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02年,被挡在门外15年的中国彩电重返欧盟市场、中日贸易摩擦顺利解决、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开始实施;1到10月,中国受到国外各种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调查案件也同比减少了20%。
2002年中国外贸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10%的贡献,也为世界经济平添了一抹亮色。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未来的世界贸易中,中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