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盈利过低、价格有下调压力……种种迹象显示,全球经济正处于泡沫破裂后、复苏来临前的“后泡沫时期”。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近日在上海对全球经济作出了悲观的预期:2003年全球经济停滞会凸现出泡沫破裂的后遗症,而传统的医治衰退的政策措施也越来越不奏效。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的中国经济,汇丰经济学家的结论是:难以独善其身,但中国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是对全球经济衰退最具免疫力的国家,预计2003年中国依然会保持着7.2%的速度。
作出这番预测的是汇丰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金、汇丰货币经济学家大卫·布鲁姆和汇丰亚洲经济学家彭捷辉。
金预测,2003年全球会经历一场降息风潮,美国将于今年二季度降息0.5个百分点,欧元区将在第三季度同幅下调利率。尽管松动银根的措施会接连出台,但效果不会很明显,根据汇丰在过去几年内跟踪的指标,从2000年开始,降息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开始回转直下,到2002年三季度,降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2%左右。而全球股市也不会因为降息风潮出现起色,因为股市的跌落或上扬,根子上取决于人们对企业盈利状况的预期,目前看来,企业的盈利状况有负众望。影响全球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伊拉克战争,金认为,伊拉克战争如果持续不超过一年,其负面影响就不会太大,否则就很难说了。
布鲁姆和彭捷辉认为,今年美元会处于贬值压力下,欧元和日元将持续走强,亚洲的货币有升值压力。估计亚洲各国也会采用降息手段抵制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不少经济体还会出台一些刺激经济增长的积极政策。亚洲面临的问题是,由于长期使用刺激经济方案,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一些经济体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彭捷辉对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这“三小龙”尤其不乐观,不排除有硬着陆的可能。
两年前,市场普遍猜测人民币会贬值,现在,几乎所有指标都表明人民币太便宜了,人民币2003年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彭捷辉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在2003年会被出口减少、外商投资放缓两大因素抵消掉。中国内地对全球经济衰退向来有很好的“绝缘”功能,也是受负面影响最小的经济体。但有一点不可忽视,中国内地出口占全球总额的比重正以每年0.5%的幅度增加,即便是中国也逃不开出口的周期性回落,而全球存在的产能过剩也必然使外资减少对中国的投资。
汇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并不会惧怕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中国依然有能力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维持经济的较高增长。他们建议中国应多多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光靠发债推起的增长也是难以维持的。根据汇丰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主要指“相对于GDP的盈利”和“资本的回报率”)低于印度、韩国、印尼、泰国等亚洲国家。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行改革,加快建立全社会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