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在全面分析2003年经济运行环境和充分征求地方经贸委与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2003年经济运行调控纲要》(国经贸综合〔2003〕136号),并于2月21日下发各地。
《纲要》首先回顾了2002年我国主要调控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指出,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扩大内需,深化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8%,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
《纲要》指出,2003年国民经济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但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投资增速可能回落,消费潜力有待继续挖掘;资金结构性紧张和信用体系发展滞后,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瓶颈;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的攻坚阶段,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面临更大压力;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任务还很艰巨等方面。
《纲要》将2003年经济运行调控目标制订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7%,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于上年。
《纲要》要求2003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协调,其中涉及到棉花行业的要求是:继续改善储备棉管理,适时抛售库存棉,建立棉花期货市场,调节国内棉价,避免棉价的大起大落。
《纲要》最后公布了2003年主要行业经济运行预期目标和2003年重要工业产品产量预期目标,其中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期增长10%(2002年为9959亿元),实现利润预期增长3%(2002年为337亿元);纱产量900万吨,化纤产量105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