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由国务院批准组建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棉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为此专门写来贺信,对中储棉公司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中储棉公司的同志们,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做好储备棉管理工作。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充分发挥棉花储备保护农民利益、稳定棉花市场的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成立中储棉公司,是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对棉花市场调控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中储棉公司简介: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有独资企业,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国家储备棉的经营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公司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下辖18个直属棉花储备库,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棉花产、销区,目前已建成7个、在建6个,总公司对各直属库实行垂直管理。全部建成后,总仓容能力将达到100万吨以上。
成立中储棉公司的意义
棉花储备一直是我国政府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保护棉农利益、保证纺织工业生产和军需民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国家储备棉保管业务由供销社棉花企业承担,棉花供大于求时国家收储,棉花供不应求时国家抛售。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收储和抛售都是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规定棉花入、出库数量和价格,用计划调拨分配的方式,直接下达到棉花生产企业和用棉单位,在当时,调控效率和调控作用都很显著。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化进程加快,过去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国家需要有直属的棉花储备库和独立的储备棉管理机构。为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7号文件)明确提出,对现行的国家储备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组建专门的棉花储备公司,独立承担国家储备棉的经营管理和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建设及管理任务,具体负责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
成立中储棉公司正是为了落实国发〔2001〕27号文件精神,完善国家棉花储备体系,理顺储备棉管理体制,建立新的储备棉经营管理机制。有利于国家储备棉存储安全,质量良好,有利于减少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稳定棉花生产需要来看,实施储备调控手段,可以避免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从而保护棉农利益,促进棉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纺织工业发展需要来看,我国棉花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有稳定的棉花货源,通过储备吞吐,可使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促进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中储棉公司的职能
中储棉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受国务院委托,中储棉公司具体负责国家储备棉的经营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公司依法开展业务活动。中储棉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0亿元人民币。
按照公司的组建方案,在全国共设立18个直属棉花储备库,全部是由国家投资新建,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棉花产销区。中储棉公司对各直属库实行垂直管理,其中已建成7个、在建6个,其余待立项,这些库全部建成后,总仓容能力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各直属库不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库内建有铁路专用线,而且实现了装备现代化,办公系统自动化、每个库都安装和配备了防盗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和新型装卸设备,基本可以保证国家储备棉质量良好、调运通畅。
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中储棉公司将作为国家实施棉花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享有棉花进出口经营权,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在引导棉花产销、平抑市场价格,调剂市场余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职能是:根据国家计划和指令,负责国家储备棉的购进、储存、调运、销售和进出口业务;负责国家储备棉储存安全,适时对国家储备棉进行轮换,保证棉花质量;负责中央棉花直属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高仓储能力和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中储棉公司的发展目标
中储棉公司的经营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棉花政策,强化管理,搞活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国家储备棉存储安全,质量良好,调运通畅,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完成国家宏观调控任务。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储棉公司满怀信心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坚持建立新体制、引入新机制、把握新机遇、树立新形象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调节棉花供求,稳定市场秩序,扩大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