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服装行业高峰论坛上,广州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姚蓉宾等专家为广州服装业把脉指出,服装生产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品牌杂而乱、杂而滥,无序竞争严重;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主“小富即安”思想较为严重;人才发展畸形,人不能尽其才。这五大软肋制约广州服装业的大发展。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晋中指出,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是广州服装业的一大软肋。姚蓉宾解释,广州服装企业主和服装商人等,善于接受那些不费力气就能得来的简单信息,但对于费力大、难度大的系统性信息,则较为惧怕,就不愿意花大力气去接受。因而影响企业、产品的壮大和规模发展,高科技信息的接受显得比较缓慢。
3000家企业各自为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从事服装生产、销售的企业接近3000家,数量可谓壮观。广州市自由鸟品牌服装负责人尖锐地指出,广州众多的服装企业缺少凝聚力,各自为战的情况相当严重。广州服装业经营这么多年,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不多,主要原因是品牌杂而乱、杂而滥,服装企业频频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新的商标,却不加以扶持。许多拥有雄厚技术、经济实力的企业更乐意做贴牌生产,也不愿意耐心地培育自己的品牌。
企业主“小富即安”思想严重 姚蓉宾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广州的服装企业主大多完成了原始积累,储存了较为丰富的资源,个人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地位,因此“小富即安”思想大为抬头,宁愿去泡歌厅上馆子,也不愿“富而思进”,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家族式管理成发展瓶颈 广州的服装企业多数是夫妻公司、父子公司等家族式公司,公司内部自然而实行家族式管理,在用人上不敢放开手脚,资金上不敢借贷,而完全使用自有资金。
姚蓉宾指出,有些家族企业以从不向银行借款为自豪,但在接受国外的订单时,因拿不出商业信用证而痛失本来唾手可得的订单。姚蓉宾说,广州的服装企业主既开放又保守,在资金的运作方面很保守,缺少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从而束缚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服装设计师难以尽其才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服装设计是第一个环节,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州设计师屈汀南认为,广州现在不需要设计师,只需要设计人员。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主任金惠透露,广州乃至整个服装行业内,服装设计师的流动性很大。姚蓉宾指出,广州的服装设计师不成熟,轻易放弃自己的品牌,在技能方面也不全面,多数设计师只会画“公仔”,却不会制作版样。广州更需要既会设计、又会动手制作版样的全面的设计师。
(转载自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