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树津在近日召开的首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纺织企业应扩大高质量产品比重,积极应对纺织工业“无配额时代”。 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各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限制将在2005年之前分阶段取消。也就是说,2005年纺织业将迎来“无配额时代”。显而易见,配额取消后,各国会制造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必将对我国纺织品的质量、技术等方面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 陈树津表示,“无配额时代”的最初几年提高质量异常关键,如果我国纺织服装业延续过去粗放型发展路子,就有可能丧失抓住历史机遇的主动权。针对国内外形势和行业自身特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今年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三大重要结合点:一是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按产业链配套扩大高质量产品比重;二是提高创新能力,推行品牌战略;三是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 陈树津强调,从认识上,必须坚持“质量是生命”的原则。中国纺织品服装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占据了大众主流消费市场,一是质量所体现的使用价值得到大众消费者的承认。二是中国制造成本低、价格低,概括起来叫“物美价廉”。但在高性能、高功能、高文化品位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中,我国产品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业必须依靠提高主导产品的性能、使用功能和文化品位,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当前,协会将从抓质量标准认证、在主产区内抓检测、从速制定产业技术“白皮书”等工作入手,扎扎实实抓质量。
(新华社提供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
|